黄家兴博士团队:虎奶菇多糖纳米硒在癌症治疗中展现新潜力
黄家兴博士团队:虎奶菇多糖纳米硒在癌症治疗中展现新潜力
近日,香港理工大学黄家兴博士在非洲虎奶菇抗癌研究领域取得重大突破。研究团队通过从虎奶菇中提取多糖蛋白复合物,并成功制备出高稳定性的纳米硒粒子,初步研究表明这种纳米硒能高效诱导乳腺癌细胞凋亡。这一研究成果不仅有望开发出新型功能食品或健康产品,还为癌症化学预防药物开辟了新的研究方向。
研究背景与方法
虎奶菇(学名Pleurotus tuber-regium)是一种珍贵的药用真菌,具有显著的免疫调节和抗肿瘤作用,在癌症治疗中展现出潜在的应用价值。黄家兴博士团队利用虎奶菇的多糖成分,通过功能化修饰制备出一种新型纳米硒——虎奶菇多糖纳米硒(PTR-Se NPs)。
研究表明,这种纳米硒具有高度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同时具备抗菌、抗真菌、抗癌和促进骨形成等多种生物活性。研究团队通过体外和体内实验,评估了PTR-Se NPs对对乙酰氨基酚诱导的肝毒性的保护作用,并深入探讨了其作用机制。
研究发现
研究团队发现,虎奶菇多糖纳米硒通过调控PKCδ/Nrf2信号通路和抑制细胞色素酶CYP 2E1活性,能够有效减缓对乙酰氨基酚诱导的肝毒性。在体外实验中,不同浓度的PTR-Se NPs显著改善了叔丁基过氧化氢对HepG2肝癌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
进一步的研究揭示了纳米硒在肿瘤治疗中的独特作用机制。在肿瘤细胞中,纳米硒主要转化为细胞毒性亚硒酸盐,从而发挥抗癌作用;而在正常细胞中,纳米硒则转化为含硒氨基酸,用于调控硒蛋白的表达,表现出良好的选择性。
研究意义与未来展望
这一研究成果为开发新型功能食品和健康产品提供了新的思路。虎奶菇多糖纳米硒不仅在癌症治疗中展现出潜力,还可能应用于其他氧化应激相关疾病的治疗。黄家兴博士表示,下一步将继续评估纳米硒在实验动物身上的抗癌功效,深入探索其背后的机理。
虎奶菇作为一种传统药用真菌,其菌核和子实体均可入药,具有多种药理活性。这一研究不仅拓展了虎奶菇的应用范围,也为天然产物在现代医学中的应用提供了新的范例。
尽管目前的研究结果令人鼓舞,但黄家兴博士也指出,在实际应用时需谨慎,并遵循医生建议,确保安全性和有效性。未来,随着研究的深入,虎奶菇多糖纳米硒有望为癌症治疗带来新的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