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大屠杀幸存者相继离世,在世者仅剩30人
南京大屠杀幸存者相继离世,在世者仅剩30人
2025年1月10日,南京大屠杀幸存者伍秀英老人离世,享年92岁。仅仅一天前,97岁的幸存者艾义英也离开了人世。随着两位老人的相继离去,登记在册的南京大屠杀在世幸存者仅剩30人。
伍秀英老人1933年出生于南京太平南路大行宫附近。1937年日军攻占南京时,她亲眼目睹了家人遭受的暴行。为了躲避日军的追捕,全家逃难到五台山附近的难民区,在那里住了几个月。她的父亲伍来华曾被日军抓去做苦工,遭受毒打,后来趁外出买香烟的机会才得以逃脱。
艾义英老人的经历则更加令人痛心。1937年,她的父亲艾仁银和其他6位亲人被日军带走后惨遭杀害,留下了“满门寡妇”。艾义英的母亲为了躲避日军的暴行,不得不丢弃刚出生的婴儿,带着孩子们四处逃难。直到1938年3月,局势稍有好转,她们才得以回到家中。
尽管经历了如此巨大的苦难,这些幸存者们在晚年都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关心和照顾。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的工作人员和紫金草志愿者们经常上门探望,为老人们送去温暖和关怀。艾义英老人在90多岁高龄时依然可以下地干活,翻土种菜,保持着乐观的生活态度。
更令人敬佩的是,这些幸存者们并没有被痛苦所淹没,而是选择站出来,为历史作证。艾义英老人在86岁时还曾赴日本参加证言集会,向日本民众讲述自己亲身经历的苦难,呼吁人们铭记历史真相。她常说:“我希望后代记住中国人在南京大屠杀中受过的苦、遭过的难,要记住历史,更要好好努力,尽己之力,为国家做贡献。”
如今,虽然“时间的证人”们逐渐离去,但“记忆的火种”却在代代相传。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加入到传承历史记忆的队伍中,通过各种方式传播真相,呼吁和平。正如幸存者们所期望的那样,这段历史不仅被铭记,更在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为国家的繁荣昌盛而努力奋斗。
让我们向这些伟大的幸存者们致敬,铭记他们的证言,珍惜来之不易的和平,为建设一个更加美好的未来而不懈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