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春节长假:A股港股休市影响大盘
2025年春节长假:A股港股休市影响大盘
2025年春节前夕,A股和港股市场将相继进入休市期。根据交易所安排,A股自1月28日(农历除夕)起休市8天,至2月4日结束,2月5日起恢复正常交易;港股则从1月29日起休市6天,2月3日大年初六开市。这一长假期不仅为投资者提供了重新规划投资策略的机会,也对市场各方的资金配置产生了深远影响。
资金配置:节前布局正当时
从历史数据来看,春节后A股市场往往表现亮眼。根据Wind及国泰君安证券的统计,上证指数在最近15年中有11年在春节后的10个交易日内实现上涨,上涨概率高达73%。其中,有7个年份上证指数在春节前后的10个交易日区间均实现上涨。
这一现象背后,反映了投资者对春节后市场表现的乐观预期。国泰君安证券策略首席分析师方奕认为,市场风险偏好的企稳以及投资者对产业、内需政策的期待,有望推动科技成长、内需消费以及中小市值股票的反弹。
从投资策略来看,科技成长板块当前仍然受到多家券商的看好。东吴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陈刚建议关注人工智能、新能源、空天信息技术、数据要素等领域,细分品种涵盖AR眼镜、人形机器人、新型电力系统、信创、低空经济、数据安全等。
同时,高股息红利资产仍然可以作为防守端继续配置。华安证券研究所副所长、首席经济学家郑小霞建议,基于对春节前风险偏好改善仍存一定不确定性的判断,高股息板块仍可以作为防守端进行配置,其在无风险利率走低的背景下性价比提高,在震荡市、下跌市中加仓高股息板块作为防守配置的共识得到强化。推荐电力、公路、银行、运营商、港股互联网等板块的细分品种。
跨市场联动:政策利好提振信心
A股和港股市场之间的联动效应在政策利好下尤为明显。以2024年9月24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为例,央行、金管局和证监会联合宣布了多项支持经济和金融市场的政策,包括降低企业融资成本、支持中小企业发展、增加金融机构的流动性供给以及推动资本市场开放等措施。
这些政策不仅提振了市场信心,也促进了资金的跨境流动。港股市场在政策公布后出现大幅反弹,特别是金融、房地产和科技板块表现强劲。A股市场也受到积极影响,大消费、科技和金融板块表现亮眼,成交量显著放大。
特殊交易机会:国债逆回购攻略
对于持有闲置资金的投资者来说,国债逆回购是一种安全且收益稳定的选择。根据交易所休市安排,1月24日是操作国债逆回购的最佳时点。投资者可以选择1天期、2天期或3天期国债逆回购品种,资金将在1月27日可用,并可以享受9天的计息。
国债逆回购的操作相对简单。投资者只需在交易软件中选择卖出(而不是买入),并根据即时行情揭示价格下单。值得注意的是,到期当日资金可用但不可取出,如果当日恰好有打新缴款需求,可以在到期当日利用回款进行缴款。
当前,国债逆回购的门槛较低,沪市和深市品种均为1000元起。投资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回款时间需求和收益率大小进行综合选择。近期,受到MLF和逆回购大量到期、春节取现需求增加等因素影响,资金利率明显走高,1月24日沪市1天期逆回购利率接近3%,是节前理财的不错选择。
长假应对策略:持股还是持币?
面对长达8天的休市期,投资者需要在持股和持币之间做出选择。从历史数据来看,春节后市场上涨概率较高,特别是科技成长板块表现突出。因此,对于长期投资者来说,选择持股过节可能是明智之举。
然而,对于短线交易者来说,需要提前做好风险控制。考虑到春节前市场可能出现的“抢跑”行为,部分资金可能会提前布局。因此,投资者需要密切关注市场情绪的变化,及时调整策略。
总体而言,2025年春节长假为投资者提供了难得的投资机会。无论是通过跨市场联动效应捕捉市场机会,还是利用国债逆回购进行短期理财,投资者都可以在这一特殊时期实现资金的保值增值。然而,需要注意的是,投资有风险,决策需谨慎。投资者在做出投资决策前,应充分考虑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和投资目标,合理配置资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