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枝花研学游:探秘高原奇观
攀枝花研学游:探秘高原奇观
近日,北京交通大学附属中学200余名学生踏上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研学之旅,目的地是位于四川省最南端的攀枝花市。这场以“行识中国乡村,品味攀枝花乡情”为主题的研学活动,不仅让同学们领略了攀枝花独特的自然风光,更让他们深入了解了这座城市的深厚文化内涵。
为什么选择攀枝花?
攀枝花,这座被誉为“花是一座城,城是一朵花”的美丽城市,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人文魅力。它地处川滇交界处,是长江上游的重要门户,也是四川通往南亚、东南亚的最近点。这里不仅有壮丽的自然景观,如攀西大裂谷、二滩国家森林公园等,更是一座承载着三线建设历史记忆的英雄城市。
研学之旅的精彩瞬间
感受非遗文化的魅力
在迤沙拉村,学生们亲身感受到了彝族文化的独特魅力。这个有着“中国彝家第一村”美誉的古寨,不仅保留了完整的彝族建筑风格,更传承着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学生们在村民的指导下学习彝族刺绣,体验羊皮鼓舞,亲手制作传统手工艺品“见面猴”。这些活动不仅让同学们近距离接触了彝族文化,更让他们深刻体会到了非遗文化的独特魅力。
探秘G318国道的自然奇观
沿着G318国道一路向西,学生们被沿途的自然风光深深吸引。这条被誉为“中国人的景观大道”的公路,横穿我国东西八个省份,沿途风景如画。在攀枝花段,学生们不仅欣赏到了金沙江、雅砻江交汇的壮丽景象,更深入探访了格萨拉生态旅游区,感受高原草甸和杜鹃花海的绝美景色。这些实地考察活动,让书本上的地理知识变得生动起来,也让同学们对祖国的自然之美有了更直观的认识。
追忆三线建设的峥嵘岁月
在攀枝花中国三线建设博物馆,一张张老照片、一件件旧工具,仿佛将同学们带回到了那个激情燃烧的年代。通过讲解员的生动讲述,学生们了解到了攀枝花从一个小渔村发展成为重要工业基地的艰辛历程,深刻体会到了“艰苦创业、无私奉献、团结协作、勇于创新”的三线精神。
研学之旅的收获与感悟
“这里的蔬菜品质特别好,吃进嘴里有甜味。”在盐边县红格镇联合村,学生付容泽在采摘蔬菜时忍不住感叹。通过“以书换蔬”活动,同学们不仅体验到了农事劳动的乐趣,更体会到了知识的价值和分享的快乐。
“傈僳族传统手工艺品‘见面猴’十分精美,蕴含着傈僳族千百年来的智慧和技艺,我特别感兴趣。”学生田子玥在体验了“见面猴”的制作后,对非遗文化有了更深的认识。
“这次研学活动有很多趣味感、体验感强的项目,同学们都收获满满。”北京交通大学附属中学副校长苏曲光表示,通过实地走访,将书本上的知识与实际相结合,让同学们记忆更深刻、更鲜活。
研学游的独特价值
与传统的旅游相比,研学游更注重实践与体验。它不是简单的观光,而是将学习与旅行相结合,让学生在行走中增长见识,在体验中收获成长。通过这次攀枝花研学之旅,同学们不仅开阔了眼界,更培养了团队协作能力,增强了文化自信。
正如一位参与活动的学生所说:“这次研学让我真正理解了‘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意义。在攀枝花的每一天,都是一堂生动的实践课。”
这场为期数天的研学之旅,虽然短暂,却在每个参与者的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它不仅是一次简单的旅行,更是一次心灵的洗礼,一次文化的传承。相信在未来,这些美好的记忆将成为他们人生道路上的一笔宝贵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