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8个科学方法助你告别失眠!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8个科学方法助你告别失眠!

引用
8
来源
1.
https://www.dkabio.com/zh-tw/knowledge/article/008
2.
https://www.mayoclinic.org/zh-hans/diseases-conditions/insomnia/diagnosis-treatment/drc-20355173
3.
https://rs.yiigle.com/cmaid/1506233
4.
https://www.simcere.com/news/detail.aspx?mtt=456
5.
https://basicmed.fudan.edu.cn/pharmacologyen/bf/2e/c31858a442158/page.htm
6.
https://www.hz7hospital.com/mindex/smza.html
7.
https://www.boyastem.com/stem/frontier/3324.html
8.
https://news.bioon.com/article/b605838414ef.html

失眠,这个困扰着现代人的普遍问题,到底应该如何科学应对?据统计,台湾地区成年人失眠症状的盛行率高达14.6%,65岁以上老年人更是高达26.3%。面对这一困扰,从生活习惯调整到心理干预,再到药物治疗,有哪些科学方法可以助你重获优质睡眠呢?

01

失眠的三种类型

在探讨解决方案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失眠的分类。失眠主要分为三类:

  1. 急性失眠:通常由短期压力或环境变化引起,持续时间较短,一般几晚到几周。
  2. 慢性失眠:每周至少三个晚上出现失眠症状,持续三个月以上,原因可能较为复杂。
  3. 伴随后果失眠:由其他疾病(如抑郁症、焦虑症等)引起的失眠。
02

科学应对方法

1. 调整生活方式

  • 规律作息:每天保持固定的就寝和起床时间,即使在周末也不例外。
  • 适量运动:定期进行适度强度的运动,但避免在睡前几小时内进行剧烈运动。
  • 饮食调整:避免摄入咖啡因、酒精和尼古丁,尤其是在睡前。晚餐不要吃得过饱,避免辛辣食物。
  • 优化睡眠环境:保持卧室安静、黑暗和适宜的温度。床垫和枕头要舒适,减少噪音和光线干扰。

2. 心理干预:认知行为疗法(CBT)

CBT是目前医学界推荐的首选治疗方法,其核心是改变与睡眠相关的负面思维和行为。

  • 刺激控制疗法:建立床与睡眠之间的积极联系。例如,只在床上进行睡眠和性生活,不要在床上工作或娱乐。如果20分钟内无法入睡,就离开卧室,等到困倦时再回来。
  • 放松训练:通过渐进式肌肉放松、深呼吸、冥想等方法缓解睡前焦虑。这些技巧可以帮助你控制呼吸、调节心率,使身体进入放松状态。
  • 睡眠限制疗法:减少躺在床上的时间,避免白天小睡,从而缩短实际睡眠时间。当睡眠质量改善后,再逐渐增加在床上的时间。
  • 被动清醒法:当你躺在床上时,不要过分关注入睡这件事,而是尝试保持清醒状态。这种方法可以打破因过度担心入睡而导致的恶性循环。

3. 药物治疗

  • 传统安眠药:如艾司佐匹克隆、雷美替安等,这些药物能帮助入睡和维持睡眠,但长期使用可能会产生依赖性。
  • 新型药物:达利雷生是一种双重食欲素受体拮抗剂(DORA),能显著改善入睡时间和睡眠质量,且不易产生药物依赖,停药后不会出现反跳性失眠。目前该药已在中国香港获批上市,并获得中国成人失眠治疗指南的IA级推荐。
03

最新研究进展

  • 睡眠与大脑发育:研究表明,即使是无脑的水螅也能进入睡眠样状态,这表明睡眠机制可能比大脑的出现还要早。
  • 睡眠与免疫系统: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常伴有睡眠障碍,包括失眠、睡眠呼吸暂停等,这提示我们睡眠与免疫系统之间存在密切联系。
  • 睡眠与情绪调节:研究发现,睡眠不足会增加患抑郁症的风险,而规律的睡眠有助于情绪稳定。
  • 运动与睡眠:太极拳等温和运动被证实能有效改善失眠症状,且效果可持续两年以上。
04

结语

面对失眠,我们既不必过分焦虑,也不应掉以轻心。通过调整生活方式、进行心理干预或在必要时使用药物,大多数人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解决方案。如果你的失眠症状持续存在,建议及时就医,寻求专业帮助。记住,良好的睡眠不仅是身体健康的基础,也是心理健康的重要保障。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