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只是救援,AG600水上飞机在南海还有大用途
不只是救援,AG600水上飞机在南海还有大用途
2024年9月27日,位于小笠原群岛海域的中国向阳红号科考船有船员突发疾病急需转运救治。由于远离陆地又分秒必争,日本海上自卫队出动US-2水陆两栖飞机进行病人转运协助,最终成功完成紧急转运,病人安然无恙。这一事件凸显了水上飞机在现代救援中的重要作用。
日本海上自卫队使用US-2水陆两栖飞机协助向阳红号进行病员紧急转运
进入21世纪以来,水上/水陆两栖飞机离我们越来越远,其很多功能已经被其他飞行器替代。但对于像远洋紧急救援这种情况,水上/水陆两栖飞机依然有其无可替代的作用。而日本US-2水上飞机是目前使用较为广泛且性能较好的水陆两栖飞机,最大的用户是日本海上自卫队。我国虽然没有现役水陆两栖飞机,但我们自己的水陆两栖飞机AG600早已首飞并且在取证试飞之中。
2024年7月23日,我国大型灭火/水上救援水陆两栖飞机“鲲龙”AG600获签首个型号检查核准书(TIA),正式进入了中国民航局审定试飞阶段,开始了适航取证之路。而在此之前,AG600多架试飞机已经开始了诸多飞行试验科目并取得了圆满成功,有序推进项目研发,准备按计划完成型号取证项目。目前首架小批量生产机1101机也即将开始总装生产。AG600与商飞C919、西飞Y20并称为国产大飞机“三剑客”,如今也是补上了我国水陆两栖飞机的空白
这大象漫步啊,看着就是豪迈
水上飞机的历史
水上飞机,顾名思义即可以在水面上进行起降的飞机,上半是飞机而下半是船,独特的水面起降性能使其在许多领域中不可替代。水上飞机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910年,当时法国工程师亨利·法布尔(Henri Fabre)成功试飞了世界上第一架水上飞机——“水鹭号”,这次试飞标志着水上飞机时代的开端。
地球表面约70%被水覆盖,这使得水上飞机在广阔的水域中具有独特的优势。在太平洋战争时期,水上飞机得到了大规模的应用。无论是执行侦察、巡逻任务,还是进行搜救和物资运输,水上飞机都是不可或缺的重要装备,其在广袤的太平洋战场上发挥了重要作用,甚至在一些重要海战中也发挥了决定性作用。二式大艇与PBY成为了那个时代水上飞机的代表。
而在战后进入喷气时代后,由于陆基飞机航程大大延长,使得水上飞机的军事用途逐渐让位于陆基飞机,使用场景则逐步转为搜救、运输、灭火等民用用途。但比起可以悬停的直升机,水上飞机的海上救援能力并没有明显优势,也让逐渐“日落西山”。
我国有着辽阔的“蓝色领土”,对于水上飞机也有着一定的需求。早在五十年代我国就引入了苏联别-6水上飞机使用,在六十年代605所就启动水轰5项目并于1976年4月3日成功首飞,随后在我军小批量装备使用。
除了水轰5之外,605所在1970年还根据海军要求开展水轰6战略轰炸机设计工作,其最大航程达到10000-12000公里(高度3000米),最大速度700-800公里每小时、载弹量5000-9000公斤。但由于指标水轰6型战略轰炸机指标过于脱离实际,最后不了了之。也因此在水轰5之后直到AG600立项,我国水上飞机的研发是一片空白。
水轰5只能在水面起降,使用受限较大
重启水上飞机
2007年国家确定了大飞机战略之后,2009年AG600两栖水上飞机得到批复正式立项,代表着时隔三十多年后我国重启了水上飞机的研制工作。
对承担AG600研发工作的中航通飞来说,重新研发一款水上飞机是一个巨大的挑战,面临着技术储备不足、研制经费紧张、研制历史空白、无任何可借鉴经验等问题。而且飞机重量、救援半径、失速特性等指标,对主要用于低空低速状态的AG600都是巨大挑战。要让项目成功,首先要做的是锻炼设计团队。也因此,在2016年问世并在第十一届中国航展(2016年珠海航展)上首次公开亮相的AG600,充满了浓厚的技术验证色彩。
2016年首次公开亮相的AG600,如今被称为老构型。如果我们仔细看AG600老构型,会发现除了尺寸与机尾从H型改为T型之外,其机身设计不少细节与水轰5颇为相似。最初构型的AG600更接近于一种“基于仅有的水轰5水上飞机项目经验,使用21世纪中国航空工业技术制造的一款技术验证机”。与其说是对水上飞机技术进行验证,不如说是对中航通飞的大型水上飞机研发能力进行“验证”。
AG600的老构型只生产了一架,在AG600老构型完成“三次首飞”(2017年陆上首飞、2018年水上首飞、2020年海面首飞)后,AG600项目的研发工作全面转向了新构型,也即AG600M(灭火型)。
AG600项目在立项之时就有灭火功能,具有水箱装载12吨水进行空中灭火的能力,AG600老构型也在珠海航展上现场展示过空中投水9吨的灭火能力。而2022年首飞的AG600M虽然叫“灭火型”,但其实质更接近于“以灭火型的名义,针对老构型所暴露出来的问题进行重新设计的新构型”。
2016年珠海航展上展出的首架AG600(老构型)
除了保留上单翼、T型尾、前三点式起落架、大长宽比单断阶船体这些总体布局,以及起落架、动力系统这些子系统外,新构型的AG600M与2017年首飞的老构型已经是两种完全不同的飞机了。与之类似的是,2012年问世的31001机与2021年问世的歼-35这种技术验证机与正式型号的关系。也因此在AG600M新构型问世之后,媒体上对AG600老构型的称呼逐渐变成了技术验证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