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花商叶先生:用“流水线”模式玩转年宵花市
香港花商叶先生:用“流水线”模式玩转年宵花市
“今年是我第一次投得年宵市场摊位,准备大展拳脚。”香港花商叶先生兴奋地说。作为一位意外入行的新人,他凭借独特的“流水线、工业化”商业模式,在竞争激烈的年宵花市中杀出重围,预计生意额将高达50万元。
“流水线、工业化”模式:颠覆传统花店经营
叶先生的花店位于米埔,名为“Home Decor Centre”(HDC)。与传统花店不同,他采用“流水线、工业化”的商业模式,追求标准化和同质化产出。这种模式不仅保证了产品质量的稳定性,还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
“我们初步设计好产品样式,交给供应商试制。如果效果好,就增加订单量。”叶先生说,“比如年桔,我们只做黑白青花三款盆底,上面的桔树造型保持一致,像盖印章一样,每个一模一样。”
这种标准化生产模式让叶先生能够以更低的价格吸引顾客。他主打平价策略,其中一款年桔定价288元,比市场价300元更具竞争力。另一款日本山形县启翁樱,市价100元每枝,他则推出280元6枝的打包优惠。
线上线下融合:突破传统销售模式
除了实体摊位,叶先生还通过社交平台接受网上预订。他设计了多款礼盒包装,每个成本约50元,不仅保护了花卉在运输中的安全,也增添了年味。顾客可以通过网络下单,直接送礼给亲友。
“通过网络,我们不仅打开了年轻人市场,也做出了口碑。许多客人会直接在网上订货送人。”叶先生说。这种线上线下融合的销售模式,让他在疫情后花店生意普遍下滑的环境中,依然保持了稳定的客源。
行业洗牌:机遇与挑战并存
香港年宵花市是一个高度竞争的市场。与许多传统行业一样,花商多为家族经营或长期从业,圈层相对固定。然而,疫情改变了这一切。
“疫情期间,花店生意反而畅旺,因为市民无法外出旅游,更多时间在家,对家居环境更加关注。”叶先生说,“但开关后明显感觉生意下跌,市民可能北上消费或发展其他生活乐趣,对花艺的重视程度不如以前。”
面对挑战,叶先生选择主动出击。他通过薄利多销、散尾货等方式,积极拓展港岛客群。同时,他也注意到线上销售的潜力。内地产地直送、跨境网购等新兴渠道,虽然冲击了传统花店的生意,但也带来了新的机遇。
文化传承:年宵花市的未来
年宵花市不仅是商业活动,更承载着浓厚的文化内涵。在香港,年花销售占花店全年收入的一半以上。对许多市民来说,购买年宵花不仅是装饰家居,更是一种迎接新年的仪式。
“买年花是图一个喜庆的氛围。”叶先生说。他设计的礼盒包装,不仅保护了花卉,也增添了节日气氛。同时,他还保留了高端兰花的个性化服务,满足不同客户的需求。
随着线上线下融合趋势的加速,年宵花市正在经历一场变革。像叶先生这样的创新者,正在用新的商业模式,为这个传统行业注入新的活力。未来,年宵花市不仅是一个销售场所,更将成为一个融合线上线下、传统与现代的新型消费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