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制糖产业:科技创新与产业链延伸双轮驱动高质量发展
广西制糖产业:科技创新与产业链延伸双轮驱动高质量发展
广西作为全国最大的产糖基地,食糖产量连续多年占全国总产量的60%左右。2024/25榨季,广西制糖产业再创佳绩:种植面积新增7080万亩,甘蔗入榨量预计达55505650万吨,产糖量有望突破683~695万吨。
科技创新驱动产业升级
科技创新是广西制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驱动力。来宾市作为广西糖业重镇,建立了4个自治区创新平台技术中心,自主创新10个新型技术和发明专利。在技术创新方面,广西大力推广甘蔗良种繁育技术,实施糖业节能减排技术改造项目。来宾市的《蔗渣浆加工技术规程》《蔗渣浆刨花板加工技术规程》已入选广西地方标准。
智能化管理也在广西制糖产业中得到广泛应用。来宾市探索建立“全程机械化种植+蔗田监测+全程数字化管理+产业金融扶持”一体化的数字蔗田生产管理模式。北斗导航系统、无人驾驶拖拉机、无人机喷药施肥等前沿技术的应用,使得病虫害绿色防控覆盖率达到了70%。
产业链延伸提升附加值
广西制糖产业不仅在科技创新上持续发力,更在产业链延伸上不断突破。目前,广西已开发出20多个深加工产品和30多个综合利用产品,形成了完整的循环经济产业链。
在产业链延伸方面,广西推动食糖向特色糖、功能糖、营养糖等高附加值产品转型。同时,蔗渣、糖蜜等副产品的综合利用也取得了显著成效。据统计,2021年广西糖产业主要附加值产品实现产值175.82亿元,比2016年增长了61.46%,其中食糖深加工产值占比最高。
未来发展前景展望
广西制糖产业正朝着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方向发展。未来五年内,广西制糖副产品的新增产值潜力预计可达300亿元以上。广西大学轻工与食品工程学院的制糖工程专业拥有硕士点,为产业培养了大量创新型人才,为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人才保障。
广西制糖产业的发展也得到了政策的大力支持。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政府聚焦高质量发展,深入实施工业强桂战略,大力推进工业振兴三年行动,为制糖产业的转型升级提供了有力支撑。
科技创新和产业链延伸双轮驱动,广西制糖产业正从“甜蜜事业”迈向“甜蜜产业”,为地方经济和行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