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十八反十九畏:中医界的禁忌大揭秘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十八反十九畏:中医界的禁忌大揭秘

引用
11
来源
1.
https://news.bjd.com.cn/2024/08/12/10864790.shtml
2.
https://www.lingbao.gov.cn/16182/616771296/1768057.html
3.
https://www.yydbzz.com/CN/10.3870/j.issn.1004-0781.2024.03.009
4.
http://m.zhifou123.com/?id=102
5.
https://www.jingjiang.gov.cn/zjjj/jjgk/whct/art/2022/art_8b90e5e5daf94380b03fab1743a3d2cd.html
6.
https://ncp.pkulaw.com/epidemicqikan/25335231813e756b01dc050684cd1c0fbdfb.html
7.
https://www.tlxzxyy.com/show/1157.html
8.
https://www.hlh-hospital.com/zyk/42.php
9.
https://zh.tri-apex.com/info/insight/681.html
10.
https://cn.healthcarehk.org/%E4%B8%AD%E5%8C%BB%E8%A5%BF%E5%8C%BB%E8%AF%B4%E8%8D%AF%E9%85%92%EF%BC%88%E4%B8%8A%EF%BC%89/
11.
http://szyyj.gd.gov.cn/zyyfw/dyjc/content/post_4481232.html

“十八反十九畏”是中医药学中关于药物配伍禁忌的重要理论,最早可追溯至金元时期的《儒门事亲》和明代的《医经小学》。这一理论体系旨在指导临床用药,避免因药物相互作用而产生的不良反应或毒性增强。然而,随着中医药学的发展,这一理论也引发了诸多争议。

01

十八反:三类药物的配伍禁忌

“十八反”主要涉及甘草、乌头、藜芦三类药物的配伍禁忌,具体包括:

  1. 甘草反甘遂、大戟、海藻、芫花
  2. 乌头(包括川乌、草乌、附子)反半夏、瓜蒌(包括全瓜蒌、瓜蒌皮、瓜蒌仁、天花粉)、贝母(包括川贝、浙贝)、白蔹、白及
  3. 藜芦反人参、沙参(包括南沙参、北沙参)、丹参、玄参、苦参、细辛、芍药(包括赤芍、白芍)

这些配伍关系在临床实践中被广泛认可,但也有学者指出,这些禁忌并非绝对。例如,何绍奇先生就曾指出,历史上许多名方中存在相反药同用的例子,并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这表明,在实际应用中,这些配伍禁忌需要结合临床经验和患者具体情况灵活处理。

02

十九畏:药物间的相互作用

“十九畏”则强调了某些药物相互作用后可能产生或增强毒性,主要包括:

  1. 硫黄畏朴硝
  2. 水银畏砒霜
  3. 狼毒畏密陀僧
  4. 巴豆畏牵牛
  5. 丁香畏郁金
  6. 川乌、草乌畏犀角
  7. 牙硝畏三棱
  8. 官桂畏石脂
  9. 赤石脂畏肉桂

这些配伍关系体现了中医药对药物相互作用的关注,但在实际应用中,仍需结合临床经验和患者具体情况灵活处理。

03

临床应用与争议

在临床实践中,“十八反十九畏”被广泛应用于中成药的配伍禁忌。例如,含有乌头类药物的中成药(如祛风止痛胶囊、大活络丸)不宜与含有川贝、半夏的止咳化痰药物(如川贝枇杷露、蛇胆川贝液)合用。同样,含有郁金的利胆中成药(如利胆排石片、胆宁片)不宜与含有丁香的中成药(如苏合香丸、紫雪散)同时使用。

然而,这些配伍禁忌也引发了学术界的广泛争议。有学者认为,“十八反”并非绝对禁忌,历史上许多名方中存在相反药同用的例子,并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此外,王付教授也指出,“十八反”更多是个别观点而非主流共识,中药配伍应基于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而非严格遵守此类禁忌。

04

实际应用建议

在实际应用中,建议遵循以下原则:

  1. 严格遵守配伍禁忌:在临床实践中,应严格遵守“十八反十九畏”的配伍禁忌,避免因药物相互作用而产生不良反应或毒性增强。

  2. 结合临床经验:在实际应用中,应结合临床经验和患者具体情况灵活处理,不能机械地套用配伍禁忌。

  3. 辨证论治:中药配伍应基于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而非严格遵守配伍禁忌。

  4. 注意药物剂量:在配伍使用时,应注意药物剂量,避免因剂量过大而产生不良反应。

  5. 个体化用药:在临床实践中,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如年龄、体质、病情等)进行个体化用药,避免一概而论。

“十八反十九畏”作为中医药学的重要理论,对临床用药具有重要指导意义。然而,这一理论也引发了诸多争议。在实际应用中,应结合临床经验和患者具体情况灵活处理,不能机械地套用配伍禁忌。同时,中药配伍应基于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而非严格遵守配伍禁忌。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