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赋能央视网络春晚:当600岁古画遇上3D数字人
AI赋能央视网络春晚:当600岁古画遇上3D数字人
2025年1月22日晚8点,一场充满科技感的视听盛宴在央视荧幕上绽放。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2025网络春晚》的舞台上,600岁的《富春山居图》合璧重现,元代画家黄公望以3D数字人形式"复活",与现代歌手隔空对唱,让观众直呼"次元壁破了"!
这场晚会最引人注目的是AI技术的广泛应用。上海艾门韦思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作为AIGC(人工智能生成内容)技术的唯一提供商,为晚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创新体验。
在《燕归巢》节目中,艾门韦思团队运用AI技术成功"复活"了元代画家黄公望。随着歌手郁可唯的歌声,这幅被"焚画殉葬"而身首两段的传世名画在舞台上实现了虚拟合璧。为了实现这一震撼效果,团队首先运用AI工具对黄公望的形象进行了精心设计,参考其雕像、画像及元代服饰,生成了数百张不同风格的画像。经过反复筛选和后期处理,最终确定了黄公望的3D数字人形象。
在动作捕捉方面,团队没有采用传统的红外或惯性动捕技术,而是创新性地使用了AI摄像头人物姿态动态捕捉反推技术。这种技术能够精准捕捉人物动态,很好地适配不同镜头与景别的需求。为了确保虚拟形象与现场演员的精准交互,团队还进行了十余次AI模拟彩排,对每一个细节进行反复打磨。
除了《燕归巢》,艾门韦思还负责了《春日花招》《中华形》等多个节目的AI内容制作。在《春日花招》中,AI技术让文物仿佛跳起了现代舞,展现了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的完美融合。这种创新性的表现方式不仅让观众仿佛穿越时空,与古人对话,更展现了AIGC技术所蕴含的无限可能。
AI技术的应用不仅提升了节目的观赏性,更开启了内容生产的新模式。艾门韦思合伙人梁辰顺表示,AIGC技术的介入可以大幅缩短制作周期,提高工作效率和艺术展现力。这种技术的应用,为视频内容的创新表达创造了更多可能性,也为未来的大型活动提供了新的创意和技术思路。
这场AI含量爆表的晚会不仅让观众感受到了科技与文化的完美融合,更为未来大型活动的创意和技术提供了新的思路。正如艾门韦思创始人黄楚杰所说:"AI是内容生产和融合传播的新质生产力,它深刻改变原有的传播体系,为视频内容的创新表达创造了更多可能性。"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市场的逐步认可,越来越多的制作团队将采用AI提升创意效果与制作效率。这场晚会的成功,无疑为AI技术在文化娱乐领域的应用开辟了新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