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鹤滩水电站:西电东送的绿色引擎
白鹤滩水电站:西电东送的绿色引擎
白鹤滩水电站作为我国实施“西电东送”的国家重大工程,自2021年投产以来,已累计发电超1300亿千瓦时,成为推动区域发展和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绿色引擎。
世界第二大水电站的辉煌成就
白鹤滩水电站位于四川和云南交界的金沙江上,是仅次于三峡工程的世界第二大水电站。电站总装机容量1600万千瓦,安装有16台单机容量100万千瓦的水轮发电机组,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水轮发电机组。这些机组每年可产生约624.43亿千瓦时的清洁电能,相当于满足约7500万人一年的生活用电需求。
经济效益显著,投资回报可期
白鹤滩水电站总投资高达2200亿元,这一巨额投资曾引发外界对其经济可行性的质疑。然而,电站的运行数据有力地回应了这些质疑。截至2024年6月,白鹤滩水电站已累计发电1300亿千瓦时,以每度电0.281元的平均上网电价计算,已实现约365.3亿元的电力销售收入。
虽然白鹤滩水电站的回报周期较长,但其低维护成本和高发电效率确保了长期稳定的收益。预计在十年左右即可实现投资回本,而水电站的运营周期通常可达50年以上,这意味着白鹤滩水电站将在未来数十年内持续为国家提供稳定的电力供应和可观的经济效益。
推动区域发展,助力“双碳”目标
白鹤滩水电站不仅是一个发电项目,更是推动区域发展的重要引擎。电站为四川、云南两省提供充足的电力保障,带动地区工业和经济的增长。同时,作为清洁能源项目,白鹤滩水电站每年可减少大量二氧化碳排放,相当于替代燃煤电厂每年节约数千万吨煤炭,为我国实现碳中和目标作出重要贡献。
创新技术引领,打造世界级工程
白鹤滩水电站创造了多项世界纪录:单机容量百万千瓦世界第一、地下洞室群规模世界第一、300米级高拱坝抗震参数世界第一……这些成就背后,是中国在水电工程领域的技术突破和创新能力的体现。电站的成功运行为中国赢得了国际声誉,展示了中国在清洁能源领域的领先地位。
西电东送的重要支柱
白鹤滩水电站是西电东送工程的重要电源点,其产生的清洁电能通过特高压输电线路,跨越2000公里输送到长三角地区。电站与乌东德、溪洛渡、向家坝、三峡、葛洲坝共同构成世界最大清洁能源走廊,总装机容量达7169.5万千瓦,占全国水电装机容量的近五分之一。通过“六库联调”,110台水电机组协同运行,一滴水可以发6次电,让长江流域水力资源实现最大化利用。
白鹤滩水电站的成功运行,不仅展示了其在能源供应和经济效益方面的巨大价值,更彰显了中国在水电工程领域的技术实力。作为西电东送的绿色引擎,白鹤滩水电站将继续为国家的能源需求提供强有力的支撑,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提供有效的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