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师范大学:课堂互动创新的示范样本
长春师范大学:课堂互动创新的示范样本
长春师范大学在课堂互动方面的创新实践,为全国高校提供了可借鉴的范本。学校以OBE教育理念为引领,通过革新课堂话语互动方式,构建民主课堂,开发第二课堂,以及创新教学理念等举措,有效促进了学生的深度学习。
创新课堂话语互动,激发学生学习内驱力
学校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原则,打破传统的“教师讲授—学生倾听”的单向传递式教学模式,转而采用以话题为中心的互动教学方式。教师在课程开始前通过国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发布学习资源,并通过三个阶段的调研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困惑:
- 第一阶段:前瞻性调研,了解学生已有认知基础
- 第二阶段:摸底调查,收集学生预习过程中的挑战
- 第三阶段:评价反馈,引导学生分享收获与体验
这种教学方式的变革不仅激发了学生课堂参与的积极性,还强化了其自主学习的内驱力,为课堂教学质量的整体提升提供了有力支撑。
拓展第二课堂,延伸话语互动场域
在现代教育技术的支持下,长春师范大学积极开发“第二课堂”,通过科研论坛、系列竞赛、读书分享等方式将学生课程学习融入日常学习生活。学校搭建了多样化的教育交流平台,如“灵感漂流瓶”、“青松学习贴吧”、“文心读书会”等,鼓励学生自主创建或领取学习任务,自由组成学习小组开展探究性学习。
在教学过程中,一方面,教师激励学生自主创建或领取学习任务,自由组成学习小组开展探究性学习;学生自主选取课程中感兴趣章节的相关内容形成交流话题,在小组合作中围绕研究问题自主探寻解决办法,获得学习体验。
这种线上线下相结合的互动模式,不仅拓宽了课堂场域,也为师生间的交流与协作提供了更多契机。通过积分奖励制度,学校进一步激发了学生参与讨论的积极性,使其以更加积极的态度投入到问题的讨论中去。
红领巾学院:思政课一体化改革创新的生动实践
为破解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中的关键问题,长春师范大学成立了全国首家依托高校的省级红领巾学院。学院通过构建教研圈、开发活教材、打造新课堂等举措,有效解决了学段间衔接不畅、教学内容单一等问题。
- 组建统筹兼顾教研圈:打破学段壁垒,组建一体化教研团队,搭建跨学段交流平台
- 打造童言童语活教材:将本土红色资源融入课程,以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讲好党的故事
- 建设特色融合新课堂:创新教学环境与理念,实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有机结合
红领巾学院的创新实践,不仅提升了思政课的教学效果,也为全国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
系统性评课体系,助力教师专业发展
长春师范大学建立了系统的评课体系,从课堂建构、精妙之处、不足之处、探究之处、感悟(灵感)之处和独到之处六个维度对课堂教学进行评价。这种全方位的评价体系,不仅帮助教师发现教学中的亮点与不足,更为其提供了改进教学、提升专业能力的有效途径。
通过评课活动,学校积极营造了教学相长、共同进步的良好氛围。教师们在相互交流与学习中不断提升教学水平,为培养高素质人才奠定了坚实基础。
长春师范大学在课堂互动和教学改革方面的创新实践,充分体现了其在教育领域的前瞻性和示范性。学校通过革新课堂话语互动方式、开发第二课堂、推进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等举措,有效提升了教学质量,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合作精神。这些创新实践不仅为其他高校提供了宝贵经验,也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