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车司机职业健康保障迎来新举措
货车司机职业健康保障迎来新举措
“师傅,您最近身体怎么样?有没有觉得哪里不舒服?”在自贡市贡井区货车司机党群服务中心,医生正在为货车司机进行健康检查。这是贡井区启动的“工暖卡友 ‘贡’享健康”货车司机职业健康关爱项目活动现场,30余名货车司机接受了免费的健康义诊。
这一幕,折射出一个不容忽视的现实:作为支撑国民经济运行的重要力量,货车司机群体正面临着严峻的职业健康挑战。
健康状况令人担忧
据《中国卡车司机健康状况调查报告》显示,货车司机的健康状况不容乐观。慢性疼痛是该群体最常见的职业病,患病率高达33.1%,其次是慢性胃炎(21.7%)和高血压(18.7%)。更令人担忧的是,心理健康问题同样突出,31.6%的司机显示出抑郁倾向,12.4%的司机可能有严重抑郁症状。
睡眠不足是影响货车司机健康的重要因素。调查显示,50.8%的司机睡眠时间少于7小时,而睡眠质量直接影响驾驶安全。数据显示,未发生过事故的司机平均睡眠时间为6.5小时,而发生过多次事故的司机平均睡眠时间仅为5.5小时。
新举措带来新希望
面对严峻的职业健康挑战,社会各界正在积极行动。2024年8月,《中国货车司机职业健康发展报告》项目在北京正式启动。该项目由中国职工发展基金会、北京货拉拉公益基金会共同发起,旨在全面评估货车司机的心理压力、身体健康问题以及整体生活质量,为改善其工作环境和健康状况提供可靠依据。
地方层面也在积极探索。自贡贡井区启动的货车司机职业健康关爱项目,聚焦司机群体的生理、心理和社会需求,通过健康义诊、心理辅导等形式,为司机提供全方位的健康服务。货拉拉等平台企业则推出了多项保障措施,包括职业伤害保障试点、司机恳谈会等,累计为近700万货车司机提供灵活就业机会。
行业发展面临挑战
然而,货车司机职业健康问题的解决并非一朝一夕之功。当前,货运行业正面临运力供过于求、运价低迷等多重挑战。据统计,2023年公路运输货运量占货运总量的比例为72%,比2017年降低5个百分点。与此同时,货运平台上的司机人数却持续增长,近三年平均增长率高达20%,远高于同期货运总量的增长率。
高强度的工作模式不仅损害了司机的身体健康,也对其心理健康造成了严重影响。许多司机为了维持生计,不得不以低于成本价的价格承运货物,这无疑进一步压缩了他们的利润空间。
构建多层次关爱体系
要改善货车司机的职业健康状况,需要建立多层次的关爱体系。专家建议,应加强货车司机健康常识培训和定期体检,推动货运车辆和装卸设施设备的标准化,提升货运效率。同时,也要协同社会力量,推动建立货运保险和相关保障制度,用保险和互助的方式缓和、对冲货车司机的职业风险。
此外,还需要进一步建设“司机之家”等服务设施,帮助货车司机减少疲劳,减轻高强度劳动危害。政府部门也应从强调货车司机安全的“管”向开展关爱行动的“服”转变,推行高频事项跨省通办、货运驾驶员从业资格考试制度改革等举措,为货车司机提供更全面的权益保障。
货车司机的健康状况,不仅关系行业发展和经济运行,更连接着民生福祉和社会稳定。我们期待,在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货车司机的职业健康状况能够得到持续改善,这个为国民经济默默奉献的群体能够获得更多的关爱和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