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血管健康日提醒:这些生活方式改变能预防脑梗
全国血管健康日提醒:这些生活方式改变能预防脑梗
5月18日是全国血管健康日,这个看似普通的日期,其实蕴含着重要的健康警示。"5.18"这个数字,正是正常人血液内总胆固醇异常的临界值,提醒着我们时刻关注血管健康。
近年来,脑梗这种曾经主要发生在老年人身上的疾病,却悄然年轻化。根据最新数据显示,中国已成为全球脑梗发病率最高的国家,2022年新增患者高达551万,占全球新增病例的近一半,发病率是美国的两倍以上。更令人担忧的是,脑梗已悄然年轻化,越来越多30、40岁的人也难逃其威胁。
脑梗,医学上称为缺血性脑卒中,是由于脑部血管被血栓阻塞,导致脑组织缺血、缺氧而引发的一系列严重后果。而不良生活方式,正是脑梗年轻化的罪魁祸首。
饮食调整:从食材到注意事项
高盐、高脂、高糖饮食是脑梗的主要危险因素。过多的钠盐摄入会导致血压升高,增加高血压风险;高脂肪饮食会提高血液中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形成动脉粥样硬化;高糖饮食则会损伤血管内皮,增加血栓形成的风险。
专家建议,成年人每日盐摄入量应控制在6克以内,同时要警惕隐形盐,如酱油、咸菜、鸡精等调味品中的含盐量。饮食中应增加富含不饱和脂肪酸的食物,如鱼类和坚果,减少高脂肪、高胆固醇食物的摄入。
运动锻炼:类型、强度与时间
规律运动是预防脑梗的重要手段。研究显示,工作相关的身体活动可降低36%的脑卒中发病风险,而休闲时间的身体活动则能降低15%的风险。专家建议成年人每周进行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或75分钟的高强度有氧运动。
中等强度运动包括快走、慢跑、骑自行车等,运动时能说话但不能唱歌。高强度运动则会让你上气不接下气。可以通过心率监测来精确控制运动强度,公式为(220-年龄)×60%~70%。
其他生活方式调整
除了饮食和运动,还有多个生活方式因素会影响脑梗风险:
- 规律作息:保持充足的睡眠,避免过度劳累。建议每晚11点至次日6点保证7小时黄金睡眠,中午可适当午休15-30分钟。
- 戒烟限酒:吸烟会损伤血管内壁,增加脑梗风险;过量饮酒也会升高血压,应尽量避免。
- 心理调节:保持平和心态,避免情绪大起大落。长期精神压力过大,会增加心血管疾病风险。
- 定期体检:建议40岁以上男性和绝经后女性每年进行血脂检测,20岁以上成年人至少每5年测量一次空腹血脂。
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对于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等脑梗高危人群,除了上述生活方式调整外,还需要严格控制基础疾病。遵医嘱服用降压、降糖、降脂药物,定期监测相关指标,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脑梗的预防并非一朝一夕之功,需要我们从日常生活中的点滴做起。让我们从今天开始,从每一餐、每一次运动做起,为自己的血管健康投资,远离脑梗的威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