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皮肤科“一号疾病”高发,新版国家医保目录执行助推规范治疗
冬季皮肤科“一号疾病”高发,新版国家医保目录执行助推规范治疗
冬季是特应性皮炎的高发季节,这种被称为皮肤科"一号疾病"的慢性炎症性疾病,不仅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还可能引发一系列过敏性疾病。随着2025年新版医保目录的实施,特应性皮炎的治疗将迎来新的转机。
冬季空气干燥,皮肤散发的水分增加,容易加重皮肤屏障的受损。加之厚重衣物的摩擦和室内干燥环境,病情更易出现反复或加重,导致皮肤瘙痒、红斑及丘疹等症状加剧。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皮肤科主任吴文育教授指出,特应性皮炎是一种慢性、复发性的2型炎症性疾病,患者常饱受剧烈瘙痒、严重皮损、睡眠中断等困扰。它不只是简单的皮肤病,还是一种系统性疾病,可能会增加患者过敏性鼻炎、哮喘、和食物过敏等过敏性疾病的风险。我国患者超过7000万,患病群体庞大。
许多患者对特应性皮炎认知不足。有些患者误以为特应性皮炎只是普通的过敏或湿疹,忽视了其作为慢性、复发性疾病的本质;有些患者自行判断病情和用药,一旦症状稍有好转就自行停药或缩短治疗周期,导致疾病反复发作;还有些患者盲目追求快速止痒,忽视规范治疗的重要性,或不规范使用激素治疗,造成副作用。
吴文育教授提醒,在治疗用药选择方面,患者要注重平衡长期疗效和安全性。
2025年1月1日起,新版《国家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药品目录(2024年)》落地执行。此次医保目录调整中,在皮肤疾病领域,慢性疾病用药的调整情况备受瞩目。特别是用于治疗特应性皮炎的靶向生物制剂成功续约医保、并进一步降价,有力保障了患者长期规范治疗的需求。
吴文育教授表示,此次靶向生物制剂医保续约降价,对广大患者无疑是巨大利好,有助于缓解特应性皮炎患者长期治疗的经济压力,更为患者实现长期规范化治疗与持续性疾病管理奠定基础,彰显了医保部门对人民群众皮肤健康问题的高度重视与有力保障。
患者家属张女士也谈到,虽然生物制剂已被纳入医保,但降价前的经济负担仍不轻,如今得知医保续约降价的消息,对未来坚持治疗也更有信心了。
吴文育教授谈到,对因治疗是实现特应性皮炎治疗目标的关键。创新生物制剂精准靶向白细胞介素-4(IL-4)和白细胞介素-13(IL-13),通过抑制2型炎症的核心驱动因素,实现对因治疗。对中重度特应性皮炎患者而言,长期规范地进行对因治疗对减少复发风险、提升生活质量至关重要。
医生还提醒,日常的皮肤护理和皮肤屏障功能修复也很重要,在冬季,患者在洗护时应特别注意,水温不要过高,洗澡控制在10分钟左右,并在沐浴后及时厚涂润肤产品,以保持皮肤湿润。另外,一些老年人喜欢用肥皂或硫黄皂洗澡,而这些碱性成份对皮肤的损伤其实较大,容易加重皮肤的干燥,破坏皮肤屏障功能,应注意减少或避免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