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丘遭遇严重涝灾:69个乡镇受灾,43万余人受影响
商丘遭遇严重涝灾:69个乡镇受灾,43万余人受影响
9月17日至19日,受今年第13号台风“贝碧嘉”影响,河南商丘遭遇罕见强降雨,全市平均降水量达190.4毫米,部分地区降水量更是超过600毫米。这场突如其来的暴雨,让商丘陷入了一场严峻的涝灾考验。
灾情告急:69个乡镇受灾,43万余人受影响
据商丘市应急管理部门统计,截至9月23日18时,全市已有69个乡镇遭受洪涝灾害,受灾人口达433136人,累计紧急转移安置人口5119人。在受灾严重的虞城县镇里堌,最大降水量高达625.9毫米;夏邑县最大降水量也达到495毫米,多个乡镇积水深度超过一米,部分区域积水仍未消退。
全力以赴:应急救援队伍紧急行动
面对突如其来的灾情,商丘市迅速启动防汛Ⅳ级应急响应。全市263支13359人应急队伍和17支1214人社会救援队伍全部预备到位,备勤待命。各级防汛指挥中心均有政府领导坐镇指挥,统一调度,确保各项抢险救援工作有序进行。
在灾害预警方面,商丘市气象部门密切关注台风动态,加强递进式、滚动式短临预报,多次发布暴雨预警,并通过全市灾害信息员将预警信息传递到基层。同时,全市严格落实“123”“321”工作机制,组织应急、气象、水利、城管、农业农村等部门进行不间断会商研判。
重点部位严防死守
为确保安全度汛,商丘市紧盯河道堤防、病险水闸、水库堤坝、地质灾害点、城市易涝区、农田低洼区等重点部位,动态开展隐患巡查排查。对排查出的安全隐患及时交办整治,对未整治的部位制定应急措施,落实应急物资和应急队伍。
在具体措施方面,商丘市聚焦水利工程、城市内涝和农田渍涝防范三项重点,落实预警信息“叫应”机制。农业农村部门督促做好农田渍涝防范和排涝工作;城管部门落实城市易积水点、下穿式立交等部位积水抢排装备;住建部门重点关注危旧房屋、建筑基坑、居民小区地下设施等,一旦发现问题,及时开展应急抢险。
未来展望:提升防洪能力,建设现代水网
为提升城市防洪能力,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近日印发《河南省省级现代水网先导区建设实施方案》。方案提出,将以联网、补网、强链为重点,实施一批重大水网骨干工程,推进互联互通、联调联供、协同防控,2026年年底前完成“13纲39目74结”建设,基本建成“八横六纵”的现代水网布局,逐步形成全省水网“一张网”。
根据方案,河南省将逐步提升郑州、开封、洛阳、安阳等城市防洪标准。同时,加强水网与航运融合发展,开展淮河、贾鲁河、沙颍河、唐白河航道建设,推进周商永运河、唐河沙河联通工程前期工作,加快构建出海水运通道主骨架。
结语
目前,商丘市的灾后恢复工作正在紧张进行中。虽然此次涝灾给当地带来了巨大损失,但也暴露出城市防洪排涝系统存在的短板。相信在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商丘市将加快灾后重建步伐,完善防洪减灾体系,提升应对极端天气的能力,为人民群众创造更加安全、宜居的生活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