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卡世遗泉州:穿越千年的历史文化之旅
打卡世遗泉州:穿越千年的历史文化之旅
2021年7月25日,一个值得铭记的日子——“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正式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这份荣誉不仅属于泉州,更属于整个中华民族,它见证了中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辉煌历史,展现了多元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开元寺:千年古刹见证佛教文化兴盛
开元寺位于泉州市区西街,始建于唐垂拱二年(686年),初名“莲花寺”。唐开元二十六年(738年),唐玄宗下令全国各州建一座开元寺,遂改名为开元寺。历经多次重建和扩建,现存建筑多为明清时期遗存,占地面积7.8万平方米,是福建省内规模最大的佛教寺院。
开元寺的建筑布局严谨,中轴线由紫云屏、天王殿、拜庭、大雄宝殿、甘露戒坛、藏经阁组成。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东西两座石塔——镇国塔和仁寿塔,它们是中国最高的一对宋代石塔,也是泉州古城的标志性建筑。
清净寺:中阿文化交流的见证
清净寺,又名艾苏哈卜大寺,位于泉州市区涂门街,是中国现存最早的阿拉伯风格清真寺。始建于北宋大中祥符二年(1009年),现存门楼、奉天坛、明善堂等建筑,占地面积2184平方米。门楼高20米,宽6.6米,以辉绿岩和白花岗岩砌筑,楼顶作宣礼台,俗称“望月台”。
清净寺的建筑风格融合了阿拉伯和中国元素,体现了宋元时期泉州作为海上丝绸之路重要港口城市的多元文化交融。2021年,作为“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的组成部分,清净寺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
洛阳桥:中国古代桥梁工程的杰作
洛阳桥,又名万安桥,位于泉州洛阳江入海口,是现存世界最早的跨海梁式石桥,素有“海内第一桥”之誉。建成于宋嘉祐四年十二月(1059年),由泉州太守蔡襄主持建造,耗资1400万缗钱,是古代泉州通往福州及内陆腹地的重要交通枢纽。
洛阳桥全长731.29米,宽4.5米至8米,有46座船形桥墩。桥中亭悬挂“海内第一桥”匾额,桥南有蔡襄祠,内立《万安桥记》碑,记载了建桥始末。作为泉州世界海洋贸易中心运输网络的代表性遗产要素,洛阳桥见证了中国古代桥梁工程的卓越成就。
南音:千年雅乐传世遗韵
南音,又称“弦管”“泉州南音”,发源于福建泉州,是中国现存最古老的乐种之一,被誉为“中国民族音乐的活化石”。南音以泉州话演唱,唱法保留了唐以前传统古老的民族唱法,主要乐器包括琵琶、洞箫、二弦、三弦和拍板。
2009年,泉州南音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如今,南音不仅在泉州及闽南地区广为流传,更走出国门,成为连接海内外华人的情感纽带。
泉州,这座承载着千年历史的文化名城,以其独特的建筑、音乐和文化遗产,向世人诉说着中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辉煌历史。漫步在泉州的古街巷,聆听南音的悠扬旋律,仿佛能穿越时空,感受那个“市井十洲人”的繁华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