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宫保鸡丁:从私房菜到国菜的传奇之旅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宫保鸡丁:从私房菜到国菜的传奇之旅

引用
中国新闻周刊
11
来源
1.
https://news.inewsweek.cn/qy/2024-07-09/22498.shtml
2.
https://baike.baidu.com/item/%E5%AE%AE%E4%BF%9D%E9%9B%9E%E4%B8%81/1570
3.
https://blog.csdn.net/bisal/article/details/139911715
4.
https://www.sohu.com/a/847512925_122177685
5.
https://www.163.com/dy/article/JL7EPTQQ0556B57W.html
6.
https://www.163.com/dy/article/JMLPF6K20556A1HG.html
7.
https://www.163.com/dy/article/IU6UID7N0541AR3Q.html
8.
https://assets.msn.cn/content/view/v2/Detail/zh-cn/AA1xM0va
9.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9%99%B6%E5%96%86
10.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8%90%AC%E5%8D%83%E6%98%9F%E8%BC%9D%E9%A0%92%E7%8D%8E%E5%85%B8%E7%A6%AE
11.
https://www.qianxinnet.com/meishizixun/66121.html

2018年9月,宫保鸡丁被正式评为“中国菜”之贵州十大经典名菜和四川十大经典名菜,这道流传百年的传统名菜再次焕发出新的光彩。

01

传奇诞生:从私房菜到国菜

宫保鸡丁的传奇故事,要从清朝末年的一位名臣说起。丁宝桢(1820-1886),字稚璜,贵州平远(今贵州省毕节市织金县)人,咸丰三年(1853年)进士,曾任山东巡抚、四川总督等职。他为官清廉,政绩卓著,特别是在山东和四川的任职期间,治理黄河水患,改革盐政,深得民心。

关于宫保鸡丁的起源,流传着两种说法。一种说法是,丁宝桢本人对烹饪颇有研究,尤其喜欢吃鸡和花生米,喜欢辣味。他在山东为官时,命家厨改良鲁菜“酱爆鸡丁”,加入辣椒和花生米,创制出这道美味。后来他调任四川总督,将这道菜带入四川,经过改良后成为川菜名品。

另一种说法则认为,宫保鸡丁的创始人其实是丁宝桢的家厨。家厨在丁宝桢回府较晚时,随手抓些现成的鸡丁、辣子及花生米之类,热锅快炒后送上,丁大人对这道菜甚是满意。待丁宝桢入川做官后,家厨也从山东随行而来,见天府花生不次于山东大花生,经过与四川嗜辣的习俗相结合进行了些许改进,稍加白糖,又增一番新鲜滋味,丁大人对此举大加称赞。凡是来丁府赴宴的官员及亲朋,也无不夸赞鸡丁别有风味。

无论是哪种说法,这道菜最初都是丁家的私房菜。后来,丁宝桢因功被封为“太子太保”,“太子太保”是“宫保”之一,为了纪念丁宝桢,这道菜由此得名“宫保鸡丁”。

02

独特风味:三地三味

宫保鸡丁的制作看似简单,但要做好却需要掌握火候和调味的精髓。其基本原料是鸡肉、花生米和干辣椒,关键在于火候和调味料的用量。鸡肉要保持嫩滑,花生要炸得香脆,辣椒要炒出香味但不能太辣,还要加入适量的糖、醋、酱油等调味料,最后勾芡收汁,才能做出正宗的宫保鸡丁。

由于流传地域广阔,不同地方的宫保鸡丁也发展出了各自的特色:

  • 川菜版:用鸡脯肉,注重糊辣味,讲究“辣型荔枝味”,即辣中带甜,甜中带酸。
  • 鲁菜版:用鸡腿肉,添加笋丁或马蹄丁,更注重急火爆炒以保持鸡肉的鲜嫩。
  • 贵州版:用糍粑辣椒,带有独特的酸甜味,这是贵州菜区别于川菜的重要标志。
03

文化传承:从餐桌到世界

宫保鸡丁不仅是一道美食,更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它见证了中国饮食文化的丰富多样和深厚底蕴,体现了中国人对美食的热爱与追求。在家庭聚会、朋友宴请等场合,一盘色香味俱佳的宫保鸡丁总能成为餐桌上的焦点,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传递着温馨与欢乐。

随着中华文化的传播,宫保鸡丁也走出了国门,成为许多外国人了解中国美食、感受中国文化的一个窗口。在世界各地的中餐馆里,宫保鸡丁都是最受欢迎的菜品之一,甚至被西方人改良成了符合他们口味的“西式宫保鸡丁”。

从一道私房菜到国菜,再到世界名菜,宫保鸡丁的传奇故事仍在继续。它不仅是一道菜,更是一段历史,一种文化,一个中国故事。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