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飞播造林:三北工程中的生态修复利器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飞播造林:三北工程中的生态修复利器

引用
3
来源
1.
https://86176888.com/sitemap.html
2.
https://www.baike.com/wikiid/7274587456467435560
3.
https://www.luanchuan.gov.cn/zwgknews/63679

飞播造林是一种利用飞机撒播种子的造林方法,尤其适合在沙荒、石山等难以人工造林的大面积区域实施。这种方法具有工效高、成本低的优势,但对造林地和树种选择有较高要求,并需加强后期管护。

01

三北工程中的飞播造林实践

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简称“三北工程”)是中国政府于1978年启动的一项重大生态工程,旨在通过植树造林和植被恢复,改善中国北方地区的生态环境,防治沙漠化和水土流失。飞播造林作为三北工程中的关键技术之一,在地形复杂、人工作业困难的区域展现出显著优势。

内蒙古阿拉善盟自1984年起开展飞播造林试验,成功打破“年降水量200毫米以下不宜飞播”的传统观念,探索出一套适应当地环境的技术体系。在阿左旗巴彦诺日公苏木浩坦淖尔嘎查,飞播面积达47万亩,植被覆盖率从不足5%提升至64%,实现了生态与经济双赢。头道沙子播区累计完成飞播造林4万亩,有效阻隔了腾格里沙漠前移,成为保护城区和贺兰山的重要屏障。

02

飞播造林的生态效益

飞播造林不仅提高了森林覆盖率,还有效控制了土壤侵蚀,增加了生物多样性,带动了县域经济发展。这些成果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宝贵经验,展示了飞播造林在生态保护中的重要作用。

以甘肃省礼县为例,该县位于甘肃省东南部,陇南市北部,西汉水上游。东邻天水秦州区、西和县,西接宕昌、岷县,南连陇南市武都区,北与武山、甘谷县接壤。截至2022年,礼县常住人口42万人,全县面积4299.92平方千米,下辖29个乡镇,县政府驻地为礼县城关镇西大街38号。

礼县位于中秦岭华力西期及印支期褶皱带,地势西北向东南倾斜,境内海拔最高3312米,最低1080米,山地面积大,占全县总面积的91%,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冬季寒冷干燥,夏季炎热多雨。东周时礼县为秦的封地;元朝代设李店文州军民元帅府,因“李”字凡俗,借同音“礼”字代替;明成化九年始置礼县;1949年8月礼县解放,成立礼县人民政府;1985年7月,礼县划归陇南行署;2004年,陇南撤地设市,礼县为陇南市下辖县。

礼县曾经是中国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也是秦巴山片区集中连片特困县、甘肃省深度贫困县,2020年11月21日,礼县成功脱贫摘帽。礼县以经济林果、中药材、畜牧养殖等为支柱产业,并发展了电子商务和文化旅游产业。“十三五[a]”末,礼县被国家农业农村部评为全国农村创业创新典型县,“礼县苹果”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认证和无公害认证,“礼县大黄”获得国家原产地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认证;同时,礼县被确定为中国10个电商脱贫样板县,并获得农村淘宝“全国最具活力县域奖”。2022年,礼县实现生产总值516826万元,位于陇南市第三,三次产业比为24.7:14.1:61.2。

礼县是秦族、秦文化的发祥地,县内有大堡子山秦西垂陵园、诸葛亮“六出祁山”遗址祁山武侯祠等文化古迹。截至2022年,礼县有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2处,有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保护项目《陇南影子腔》《礼县高抬》等5项。同时,截至2023年2月,境内拥有秦文化博物馆、礼县祁山武侯祠旅游景区在内的AAAA级旅游景区1个,AAA级旅游景区3个。此外,礼县有八盘梨、酒柿子、礼县大黄等众多特产。

再看河南省栾川县叫河镇,该镇位于栾川县城西南部,伏牛山区育河流域,叫河镇政府驻地而故名。辖上牛栾、牛栾、牛栾沟、叫河、麻沟、黎明、桦树坪、栗树沟、东新科、西新科、东坡、六中、马阴、新政、瓦石岩15个行政村,125个村民组,307个自然村,东与陶湾相连,西与卢氏毗邻,南与西峡接壤,北与三川靠依。

叫河镇地处北中纬地区,平均海拔1086米,年平均气温10.2摄氏度,年均降水量1109.1毫米,独特的自然条件造就了叫河镇丰富的自然资源优势。全镇耕地面积12000亩,主要农作物有玉米、小麦、土豆、大豆等。粮食作物以玉米、小麦为主,种植面积与粮食作物总面积的88%,其次薯类、玉米与11%,其它架粮占到1%。经济作物主要有中药材、蔬菜、油料和麻类等,种植面积较小,并且大都是间作。其中中药材包括天麻、棉花、朱苓、茯苓、党参、血参、柴胡、桔梗等。蔬菜包括萝卜、白菜、菠菜、大蒜、大葱、胡萝卜等,农民自种自食卖少量。油料作物主要有萑子。山沟坡地零星种植,榨油自食。麻类主要是大麻、山坡地和边缘地种植,籽榨油,麻自用或卖。主要农作物一年一熟,后随科学技术发展,采用大垄麦套种玉米,玉米盖地膜,变收后套种菜,使农作物达到一年两熟以上,经济效益高于常规种植办法的4倍以上,粮食大幅增产。

境内有自然林地138.67平方公里,飞播造林林地70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高达87%,林种主要以针叶人工林和阔叶天保林为主,是长江流域主要的天然林保护区;各类经济林木品种繁多,主要经济林核桃年产量220吨。全镇已普查出的中药材有1402种,是辐射洛阳、三门峡和南阳三市的中药材集散地。天然和人工种植的中药材主要有山萸肉、连翘、天麻、猪苓、茯苓等,现已发展山萸肉、杜仲80万株,天麻、猪苓、茯苓总量达65万穴,种植党参、丹参、桔梗2100亩,建成天麻高效种植示范村3个。其中山萸肉年产干品160余吨,居全县之首。中药材的发展已成叫河乡经济发展的潜力资源。

叫河镇的养殖业仍以传统的散养牛、羊、鸡、猪等为主,近几年,随着涉农政策的不断优化发展,养殖业发展较快,形成较大规模的有东新科黑元土猪养殖基地、东坡大鲵养殖基地,以及叫河村、黎明村等种猪繁育基地、黄牛、山羊养殖基地等。目前矿藏主要有:金、银、铁、铅、锌及花岗岩等。其中栗树沟村矿山登记普查面积12.9平方公里,已探明金属储量为800万吨,属磁铁矿,平均磁铁品位9.8‰。

境内发源于倒回沟的叫河和发源于冷水镇的淯河于乡镇中心会合后经卢氏后最终汇入长江,乡域内全长55.6千米,流域面积61.6平方千米,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之一。乡境内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达100%,工矿业污染源废水稳定实现零排放,地表水水质达到国家地表水质量标准中的二类标准,能充分满足了叫河全乡区域内的民用、厂用水。同时大力开发水资源潜力,现已建成水利发电站5个,小水电装机容量达3500千瓦时。

除古建筑犁水桥和张庄汉墓及石磕山景点外,尤以倒回沟自然风景区闻名遐迩。倒回沟景区是由“静、凉、奇、雅”的秀丽自然景观造就的一个集生态观光、森林探险、休闲度假、避暑疗养为一体的省级森林公园,其因王莽撵刘秀的神奇传说而得名,又喻“倒回人生、至善至美”、“回归自然、返老还童”之美意。景区内地貌奇特、山势雄伟、植被茂密、溪水清幽、潭瀑相连,奇石、雄山、秀水、幽林,构成了一副绝美的山水画卷,是避暑、休闲、疗养的绝佳胜地。海拔1950米的标志性景观擎天柱和海拔2133米的最高峰大鹏展翅是景区内的标志性建筑。2006年被中国旅游营销年会组织评选为“中国最佳旅游景区”。

03

总结与展望

飞播造林是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中的关键技术之一,尤其在地形复杂、人工作业困难的区域展现出显著优势。通过科学规划和精细管理,这一技术为大规模生态修复提供了高效解决方案。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