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江门市档案方志馆:历史文化的瑰宝之地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江门市档案方志馆:历史文化的瑰宝之地

引用
南方网
8
来源
1.
https://news.southcn.com/node_d16fadb650/e5722a5ca1.shtml
2.
https://culture.southcn.com/node_cef89b1023/a6d11f81cd.shtml
3.
http://www.kaiping.gov.cn/kpszfw/zmhd/zxft/zxftxq/content/post_3114077.html
4.
https://www.jiangmen.gov.cn/jmtyj/gkmlpt/content/3/3224/post_3224332.html
5.
http://zfcxjst.gd.gov.cn/jsgl/zcwj/content/post_4433068.html
6.
https://www.wattpad.com/list/1659186846
7.
http://www.sjzmanqu.com/culture-and-museum/museum
8.
https://www.shenzhenshizhi.cn/

江门市档案方志馆是江门市重要的文化地标,它不仅是一座保存历史记忆的仓库,更是一座集自然、社会、政治、经济、文化于一体的“立体方志”。在这里,信息技术与传统文化完美融合,为观众提供了一个全方位了解江门历史文化的平台。

01

立体展陈:历史与科技的完美融合

走进江门市档案方志馆,首先映入眼帘的是精心设计的展陈空间。馆内以烈士事迹展陈为重点,通过多媒体数字互动技术,为观众打造沉浸式的参观体验。

在烈士事迹展陈馆,展陈内容按照四个历史时期的关键人、事、物进行编排,通过图片、实物、模型以及多媒体互动等方式,生动再现了江门地区革命先烈的英勇事迹。展陈团队曾分赴6个省、13个地区进行实地调研,查阅了50多本参考书籍,确保史料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展陈设计充分融合了江门的侨乡文化特色。通过声光电等现代科技手段,将红色故事与侨乡文化巧妙结合,使观众在感受革命精神的同时,也能领略江门独特的侨乡风情。

02

便捷服务:线上线下双管齐下

江门市档案方志馆致力于提供便捷的档案查阅服务。馆内现有馆藏纸质档案11.7万卷又28.8万件,特殊载体档案1.5万件(张),图书资料1.8万卷(册)。这些档案资料涵盖了建国前后的各类重要文件,包括民国时期的档案、革命历史档案,以及土地林权、工商证照登记、人事档案等民生类档案。

为了方便公众查阅,档案馆开通了全国档案查询利用服务平台。用户只需登录平台,即可在线提交查档申请。工作人员会在72小时内(不含周末及法定节假日)对申请进行处理,并及时反馈查询结果。

对于现场查阅,档案馆也提供了便捷的服务流程。大陆中国公民只需持本人身份证、工作证等合法证明,填写查阅登记表,即可在工作人员的指引下进行档案查阅。港澳台同胞和海外华侨也可持相关有效证件,在核实身份后办理查阅手续。

03

文化传承:侨乡记忆的守护者

江门市档案方志馆不仅是档案保存的场所,更是侨乡文化的传承基地。馆内收藏了大量反映江门侨乡特色的珍贵资料,包括:

  • 清宣统元年的《开平县乡土志》
  • 《周文雍传》、《开平南楼七烈士传》等革命历史文献
  • 余、谢、谭、关、黄等30多种姓氏家谱、族谱
  • 1921年起各镇以族姓为主创办的侨刊、月刊、日报等

这些珍贵的文献资料,见证了江门作为著名侨乡的历史变迁,承载着海外华侨华人与家乡的深厚情谊。

04

社会价值:教育与研究的双重使命

江门市档案方志馆充分发挥其社会教育功能,致力于打造多个重要阵地:

  • 爱国主义和国防教育基地
  • 红色教育基地
  • 党性教育基地
  • 英烈讲解员实践基地

通过定期举办主题展览、讲座和教育活动,档案方志馆成为传播红色文化、弘扬英烈精神的重要平台。同时,馆内丰富的馆藏资源也为学术研究提供了宝贵资料,为政府部门决策提供了历史参考。

江门市档案方志馆以其独特的展陈方式和丰富的馆藏资源,成为了江门市历史文化的重要展示窗口。它不仅记录了江门的发展历程,更承载着侨乡人民的集体记忆。在这里,每一位参观者都能感受到江门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历史魅力。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