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晚武汉分会场:虎座鸟架鼓的古今对话
春晚武汉分会场:虎座鸟架鼓的古今对话
在2025年央视春晚武汉分会场上,一件具有2000多年历史的文物——虎座鸟架鼓,以全新的方式呈现在世人面前。这件承载着楚文化精髓的器物,不仅展现了古代工匠的精湛技艺,更体现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虎座鸟架鼓的历史渊源
虎座鸟架鼓最早可追溯到战国时期,是楚国贵族墓中常见的乐器。它以虎为鼓座,以凤鸟为鼓架,中间悬鼓,整体造型寓动于静、静中有动。这种独特的设计,体现了楚人对凤凰的崇拜。在楚文化中,凤凰被视为火神祝融的象征,因此在各类器物、丝织品中常有出现。
虎座鸟架鼓的制作工艺极为精湛。以2002年出土于湖北枣阳九连墩的虎座鸟架鼓为例,这件被誉为“最美虎座鸟架鼓”的文物,凤鸟神态逼真,有一种凌厉的美。尤其是托住鼓腔的两只幼虎造型非常少见,虎座的底部还有多条盘曲虬劲的龙蛇。其黑红黄配色极具楚文化特色,是楚文化里的代表性文物。
春晚舞台上的创新演绎
在2025年春晚武汉分会场,虎座鸟架鼓被赋予了新的生命。在光谷“星河”广场,一座高约6米的巨型虎座鸟架鼓矗立于舞台中央。中国歌剧舞剧院首席打击乐演奏家王佳男傲立鼓阵中央,手中鼓槌高高扬起,以千钧之力击响这极具代表性的器物,雄浑厚重的鼓声仿佛穿越时空,将荆楚大地的魅力与豪情传递给全世界观众。
鼓下,640余位“勇士”列队而立,手持发光的琴鼓,身着古朴英挺的少数民族服饰,与鼓声齐舞。他们身姿矫健、神采飞扬,舞动间彰显刚柔并济的力量,演绎出一场震撼人心的视听盛宴。整个表演将中华武术的动作和架势融入其中,展现出中华男儿的朝气蓬勃、积极向上的状态。
值得一提的是,这场表演的舞台选在了光谷“星河”广场。光谷作为武汉的科技创新中心,象征着城市的未来与希望。在这里展示虎座鸟架鼓,不仅体现了古今文化的碰撞与融合,更寓意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的传承与发展。
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虎座鸟架鼓在春晚舞台上的亮相,是一次传统文化与现代艺术的完美结合。它不仅展现了楚文化的独特魅力,更体现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正如春晚武汉分会场舞蹈总监蔡薇蔓所说:“在最现代的地方,选择了非常有代表性的虎座鸟架鼓,在这个地方击鼓而鸣。仿佛随着这种时代律动,我们又延续了这块土地上留下来的灿烂文化。”
楚文化以其浪漫主义精神和独特艺术风格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从《楚辞》的浪漫主义诗歌,到各类精美绝伦的漆器,无不体现着楚人的艺术追求与文化自信。而虎座鸟架鼓作为楚文化的重要象征,其在春晚舞台上的创新演绎,正是对这种文化精神的传承与弘扬。
这场表演不仅是一次艺术的盛宴,更是一次文化的对话。它让我们看到了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的新生,感受到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无穷魅力。正如一位参与演出的学生所说:“我们连续一个月,每天排练5至8个小时,几乎每个动作都成了肌肉记忆,大家配合得很协调。”这种对艺术的执着追求,正是对传统文化最好的致敬。
在2025年春晚的舞台上,虎座鸟架鼓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向世界展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它不仅是楚文化的象征,更是中华民族文化自信的体现。通过这样的创新演绎,我们有理由相信,传统文化将在新时代焕发出更加璀璨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