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揭秘中国空间站的太空机器人:从机械臂到智能助手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揭秘中国空间站的太空机器人:从机械臂到智能助手

引用
科普中国网
8
来源
1.
https://cloud.kepuchina.cn/newSearch/imgText?from=1&id=7250170225730707456&is_self=2
2.
https://www.stdaily.com/web/gdxw/2025-01/05/content_282735.html
3.
https://www.chinaerospace.com/article/59957
4.
https://www.gov.cn/yaowen/liebiao/202501/content_6998338.htm
5.
https://www.ncsti.gov.cn/kjdt/kjrd/qtrd_kjrd/202501/t20250114_192788.html
6.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5%A4%A9%E5%AE%AB%E7%A9%BA%E9%97%B4%E7%AB%99
7.
http://www.news.cn/sikepro/20240129/0838238c541a41d6a708893d84106a0c/c.html
8.
https://flypix.ai/zh/blog/space-robotics-companies/

2025年1月,中国空间站迎来了一个重要的技术突破:神舟十九号乘组成功完成了空间站管道检测机器人的在轨试验。这一创新成果不仅验证了机器人在复杂管道环境下的运动控制技术,更为未来空间站的智能化运维奠定了坚实基础。

01

“太空巧手”:中国空间站的机械臂系统

中国空间站的机械臂系统堪称当前我国自主研制的最智能、技术难度最大的空间智能制造系统。它融合了机械、电子、控制以及热管理等先进技术,能够像人类手臂一样灵活转动和抓取物体。

这款机械臂拥有7个自由度,最大抓取能力可达25吨,活动范围极为广阔。其肩部和腕部各装有一个末端执行器,这些执行器能够像人的手一样,抓取并操纵轨道上的舱段或货物。机械臂还配备了一双“慧眼”——视觉系统,以及类似于人类神经的触觉反馈系统,确保在复杂环境中精准操作。

02

大小协同:双机械臂的完美配合

空间站装备了两套各具特色的机械臂。核心舱所配备的大型机械臂是我国首个旨在太空轨道上长期运作的机械臂,展开后的长度能达到10.2米,自身重量却只有0.74吨左右。问天实验舱的气闸舱外侧,则悬挂着一套仅有5米长的小型机械臂。虽然个头小,但在定位精度与定姿精度上却优于大机械臂。

更值得一提的是,大小机械臂能够通过一个特别的级联装置联手作战。小机械臂能够被大机械臂捕获,形成一支长达15米的组合臂。这种组合不仅利用了大机械臂的长臂和高负载能力,也整合了小机械臂的灵活性和精确度,使得作业范围能够覆盖整个空间站的三个主要舱段。

03

“智慧助手”:空间站的智能机器人家族

除了机械臂,中国空间站还迎来了一位新成员——我国首台空间站舱内智能飞行机器人“小航”。这款机器人能够协助航天员完成空间关系、机器人行为表征、多模态交互技术等相关实验,进一步提升任务效能。

在航天医学实验领域,空间站还配备了脑电设备和相关软件,用于开展多项实验的测试工作。这些设备能够获取数据,助力地面科研人员探究重力对视觉运动信息加工过程的影响,探索脑波音乐干预对长期空间飞行意志控制功能的调控作用等。

04

未来展望:从近地轨道到深空探索

中国空间站的机器人系统不仅服务于当前的在轨任务,更为未来的深空探测和在轨服务做技术储备。在空间新技术与应用领域,空间站将重点面向近地空间、地月空间、未来载人深空探测与在轨服务等国家战略需求,持续开展前瞻性空间应用项目、关键技术验证试验项目。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太空机器人将在更广泛的领域发挥作用。从协助航天员完成日常维护,到执行复杂的科学实验,再到未来的深空探索任务,这些智能助手将成为人类探索宇宙的重要伙伴。中国空间站的机器人系统,正是这一发展趋势的生动体现。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