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则天:推动唐朝开放的女皇
武则天:推动唐朝开放的女皇
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位女皇帝,她的统治不仅打破了封建礼教对女性的束缚,还推动了唐朝社会风气的开放。她通过设立女官、改革科举制度、打击关陇门阀势力等措施,开创了一个繁荣开放的大唐时代。
女皇武则天
唐朝在我们后世人眼中,是一个极其开放和浪漫的朝代,每每谈到唐朝,我们都会津津乐道。在这么一个浪漫开放的朝代,也诞生了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武则天。她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位女皇帝,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也是历史上的一个传奇。
武则天当政更加扩大了唐朝的开放风气,而武则天对于唐朝“开放气息”的帮助,最根本的就是政治因素。武则天以女身上位开创状举,打破了历来古代封建礼教的制约和束缚,以独有的政治气魄打造了一个繁荣开放的大唐天下。
大唐盛世
打破传统,女性当权
武则天对于唐朝的最大影响就是登上了皇位,记入史册,成为唐朝的一位名副其实的女皇帝。她打破了传统的男尊女卑的历史局面,改写了封建传统只有男人为帝王的历史,这一创举,不仅大大提升了女性的社会地位,而且更加促进了唐朝的开放气息。
《唐大飨拜洛乐章·昭和》中有词:“九玄眷命,三圣基隆。奉承先旨,明台毕功。宗祀展敬,冀表深衷。永昌帝业,式播淳风。”这是武则天亲自撰写的,她在太常礼官的歌唱中帝位。
武则天登基
她上承太宗皇帝开创的“贞观之治”,国家一度繁荣,经济政治迅速发展,在这样的背景下,武则天改国号为“周”,开启了一个新的大周帝国。从这方面讲,武则天对于唐朝“开放气息”的帮助就是女性各方面的开放之俗。
1、女性政治地位的提高
首先就是女性地位的提高。武则天能够顺利登基为皇帝就是最好的突破,期间,武则天在宫中设立女官,有很多女侍从和女秘书,从正九品一直到正一品,这在古代历史中女性的官职和人数是相对多的,上官婉儿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上官婉儿
“执笔丈量天下事”,这是后世对上官婉儿的评价,可见婉儿当时的地位之高,并且她能够参政议政,突破了封建制度对女性的制约。
其次是武则天最宠爱的女儿太平公主,据史料记载,武则天在考虑皇位继承人的时候,有意培养过太平公主,太平公主也有野心参政,想和其母亲一样,成为一代女皇;之后唐中宗的皇后韦后,一样在背后干政国事,都想效仿武则天,可见此时唐朝“女权主义高涨”的特点。
太平公主
2、女性社会服饰的变化
武则天当政,女性的社会地位自然会与日俱增,其社会服饰也不断变化。《新唐书》中记载:“武后擅政,多赐群臣巾子、绣袍,勒以回文之铭,皆无法度,不足纪。”可见当武则天还是武后时,就在尝试改变着社会服饰。
武则天不仅对朝廷上官员的制服不断地改造、创新,而且对于女性的服饰更是起到了引领潮流的作用。最独特的就是唐朝时期女性喜穿男装。这一点是唐朝的社会风气开放的独特之处,武则天以女性皇帝的身份,以对男装喜爱和推崇,不仅自己身穿男装,也让宫廷中的侍女也换上男装,掀起了社会上女性穿男装的风气,从上到下,由此风靡一时。
侍女着男装
不仅如此,这一时期的服饰还宽松华丽,样式色彩极其丰富,极大地促进了社会装饰的自由,也展现了女性的自信,打造了一个新的审美风尚。
改革政治,驾驭百官
武则天在促进唐朝的“开放气息”时,不仅在打破传统男尊女卑观念的方面,而且她在政治上进行改革,改变传统的关陇门阀掌权,整顿吏治,清肃朝纲,使得官场势力得以开放,进一步促进了唐朝的开放发展。
1、打击关陇门阀势力
当武则天还是武后时,她垂帘听政,辅佐唐高宗处理各种朝廷政务,展现出她独特的政治天赋,有关于治理国家的各种谏言,即“建言十二事”,展现了武则天身为女子的超凡的治国才能。
武后垂帘听政
更主要的是她打击了关陇门阀的贵族集团,开放了朝局,有力地冲击了旧势力,开创了新的局面。关陇集团是在隋朝就开始形成壮大的士族关系网,随着朝代的更替,统治者的更换,旧势力不断地把持朝纲,渐渐地垄断了朝政,这个由亲戚和宗族交叉形成的政治集团已经严重地冲击皇权,武则天发挥了她超凡的睿智,开放了官场。
武则天要和关陇顽固势力做斗争,就必须培养自己的势力。在这期间,她作为皇后,影响指挥着皇上,凭借自己多年的宫斗经验和教训,短短几年就击垮了这个根深蒂固的政治集团。
关陇集团
武则天有目的的培养新势力,任用那些备受排挤的庶族官员,其中有很多贪婪、阴险之人,比如李义府和许敬宗,但是为了摧毁旧势力,她无法选择,她必须选择这些人为她卖命,其手段也必须残酷毒辣,这就是封建政治舞台上的斗争。
武则天是庶族官员的代表,击垮了关陇集团,她开放了朝局,为庶族官员的上台打通了一条道路。
2、进一步整顿吏治
当武则天成功地斗倒了以长孙无忌为代表的关陇集团,她便开始回身清理提拔上来的庶族官员。当初面对旧势力时,无法选择官员的好坏,如今官场上的庶族官员依旧良莠不齐,不乏一些奸佞、狡诈之徒,这一点武则天心中自然清楚。所以武则天开始进一步整顿吏治,清肃朝纲。
长孙无忌
她知人长,也知人短,工作做得好的,她自然会赏,那些阴险贪婪之人以身犯法,她也绝不轻饶,即国家大事“唯在赏罚分明”。正如《资治通鉴》中记载:“虽滥以禄位收天下人心,然不积职责,寻亦黜之,或加刑诛,挟刑赏之柄以驾御天下,政由己出,明察善断,故当时英贤亦竞为之。”
武则天凭借自己非凡的政治天赋,严肃了吏治,驾驭百官,达到了政治开放的目的。她一方面清理贪污奸诈之臣,清理新的官场;另一方面,她向大部分的庶族地主和知识分子开放了政治,但凡有才能、有一技之长的人都可以进入官场。可见,武则天也力求达到整肃百官、威慑君臣的效果。
武则天与百官
不拘一格,举贤任能
1、完善科举、制度
谈到武则天的开放制度,其实最出名的就是她发展完善了科举制度。科举制在武则天当政时代获得了空前的发展。科举制度让大量的平民百姓加入到官场中来,有低级的平民百姓,也有高级的宗亲贵族,有才者公开竞争。
武则天在设定客观的考试标准后精挑细选社会上的优秀人才,使得越来越多的平民士子改变命运,跻身官场。
武则天
在武则天执政期间,制科连年举行,选拔出来的进士多达一千多人。武则天对于开放式的科举选拔非常重视,曾多次在洛阳城外设置殿试,自己监考,亲临考场。她不借他人之手,而是自己亲自考量,并亲自在殿试上提问考生。
除此之外,武则天推行的“武举”考试也颇为著名。她设立武举考试,不仅从中选拔将帅之才,而且也激发了人们的尚武精神。科举、武举制度的完善让武则天执政的朝堂更加开放,后世人评价她颇有“贞观遗风”。
武举考试
2、知人善用,破格用人
武则天作为一名统治者,在促进唐朝的开放发展中,也体现在其用人的措施上。当武则天身为皇后,执掌政权时,遭遇到了扬州兵变,领头人李敬业打着匡扶李唐的旗号发动战乱,由骆宾王书写的檄文《代李敬业传檄天下文》呼吁起兵,此文大肆批评了武则天,影响甚广。
武则天看后,不仅没有生气恼怒,反而是感叹骆宾王的如此才华却未得到重用,以致沦落为贼,竟然要重用骆宾王。由此可见,武则天的知人善用,她爱才也惜才。在用人方面,她有着独特的眼光和胸怀。
骆宾王
不仅是知人善用,举贤任能,武则天还采取了更为开放和大胆的用人举措。她开发设立了女官——上官婉儿。她对婉儿的评价是:“此女非凡骨”。对于任用上官婉儿,武则天不仅开放大胆,而且不计门第、不避仇人。
即使上官婉儿受牵连被贬为宫婢,她也毫不吝啬地让婉儿学习经书以及礼节,听到婉儿的才名,竟亲自考验婉儿。而后居然把有着杀父之仇的婉儿养在身边,并且给予重用,培养了让其参政议政。由此,不仅开放了官场以男人为主的传统制度,也成就了上官婉儿的才情。
武则天与上官婉儿
总结
武则天无论是作为皇后还是皇帝,她对于唐朝、对于后世的影响还是很大的。她以自身的天赋和能力,加速了唐朝“开放气息”的传播。不仅是女身上位的创举,进一步促进女性的各方面开放,更为重要的是她所实施的多种政治举措,这才是一个国家、一个朝代该有的进步。
武后时期摧毁的关陇势力是其推动政治开放的第一步;而后称帝,到整顿官场,统率百官都是“开放”的不断发展;其中武则天的用人策略,则是其“开放”的创新和不断突破。纵观武则天的对于唐朝开放发展的作用,达到了政治清明、经济发展的进步,不愧是上承“贞观之治”,下启“开元盛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