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毛泽东《沁园春·雪》:经典中的经典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毛泽东《沁园春·雪》:经典中的经典

引用
人民网
8
来源
1.
http://theory.people.com.cn/n1/2024/1125/c40764-40368946.html
2.
https://www.sohu.com/a/819576537_120865485
3.
https://www.sohu.com/a/811538748_121958747
4.
http://theory.people.com.cn/n1/2024/0725/c40764-40285113.html
5.
https://m.szhgh.com/Article/wsds/wenyi/2024-12-20/366451.html
6.
http://www.360doc.com/content/24/1003/15/503199_1135639324.shtml
7.
http://www.lubanyouke.com/49534.html
8.
http://www.lubanyouke.com/61262.html

1936年2月,毛泽东率领红军东征,行至陕北清涧县袁家沟。面对眼前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壮丽景色,他挥毫写就了《沁园春·雪》这首传世之作。9年后,在重庆谈判期间,毛泽东将这首词抄录赠予柳亚子先生,从此,《沁园春·雪》开始流传于世,轰动山城,街头巷尾,互相传抄,咏赞之声,不绝于道。

01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开篇三句,以简洁有力的语言,勾勒出一幅壮阔的北国雪景图。一个“望”字,引领出对雪景的具体描写:“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这些诗句,不仅展现了自然景观的雄浑,更蕴含着深邃的意境。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是词中的名句,也是最能体现毛泽东诗词艺术特色的诗句之一。这两句运用了生动的比喻和拟人手法,将静态的山峦和高原描绘得栩栩如生。有论者认为这是“革命的浪漫主义”,实则不然。这不仅是对自然景象的生动描绘,更是一种象征。正如毛泽东在《念奴娇·昆仑》中自注所说:“飞起玉龙三百万,败鳞残甲满天飞”,这里的“玉龙”象征着雪山,而“银蛇”和“蜡象”则象征着在严酷环境中依然坚韧不拔的革命精神。

02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下阕由写景转入抒情和议论。“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这两句承上启下,将自然景观与历史人物巧妙结合。随后,词中列举了秦始皇、汉武帝、唐太宗、宋太祖、成吉思汗等历史上的英雄人物,对他们进行了客观的评价:“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这种评价并非简单的贬低,而是体现了毛泽东对历史的深刻理解。他认为,这些历史人物虽然在军事和政治上都有卓越成就,但在文化素养和治国理政方面仍有不足。这种评价既客观又公允,展现了毛泽东作为政治家和诗人的独特视角。

03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这最后一句,不仅是对历史的总结,更是对未来的展望。它体现了毛泽东对无产阶级革命事业的信心,以及对人民力量的肯定。这种豪迈的气概和深邃的历史视野,正是《沁园春·雪》最打动人心之处。

从艺术特色来看,《沁园春·雪》完美地融合了写景、抒情和议论。它既有对自然景观的生动描绘,又有对历史人物的深刻评价,更有对革命事业的坚定信念。这种多层次的艺术结构,使得整首词既具有画面感,又富有哲理性。

同时,该词的语言风格也值得称道。它既继承了古典诗词的精炼优美,又融入了现代汉语的简洁明快。这种语言上的创新,使得《沁园春·雪》在保持传统诗词韵味的同时,又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沁园春·雪》不仅是一首描写雪景的词,更是一篇充满革命豪情和历史深度的作品。它所展现的宏大场景、广阔的历史视野和深刻的思想内涵,使其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独树一帜。正如柳亚子先生所言,这首词堪称“中国有词以来第一作手”,其艺术价值和历史意义,必将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愈发彰显。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