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军博士带你探秘西双版纳:揭秘热带雨林中的植物生存智慧
史军博士带你探秘西双版纳:揭秘热带雨林中的植物生存智慧
1月15日,一场别开生面的热带雨林科普活动即将开启。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植物博士、中国植物学会科学传播工作委员会成员史军将带领青少年走进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开启一场奇妙的热带雨林探秘之旅。
北回归线上的“绿宝石”
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位于云南省南部,是中国热带生态系统保存最完整的地区,被誉为“北回归线上的绿宝石”。这里植物种类占全国的六分之一,动物种类占全国的四分之一,素有“动植物王国”“生物基因库”等美称。
植物学专家带你探秘
本次科普活动的主讲人史军博士,是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的植物学专家,长期致力于植物学科普工作。他著有《给全世界植物起一个美好的中文名》等科普作品,曾多次走进校园开展科普讲座,深受青少年喜爱。
史军博士擅长用生动有趣的语言讲解复杂的植物学知识,他将通过直播形式,带领观众探索热带雨林中的神奇植物,揭示植物间的共生竞争关系,以及“绞杀现象”、“老茎生花”等独特植物现象。
热带雨林的植物奇观
西双版纳热带雨林中藏着许多独特的植物。比如望天树,这是热带雨林里最高的树种,也是热带雨林的标志性植物。1974年,中国植物学家在勐腊县发现望天树,为中国存在热带雨林提供了关键证据。
除了望天树,热带雨林中还有许多令人惊叹的植物现象。比如“绞杀现象”,这是一种特殊的生存策略:某些藤本植物会缠绕在其他树木上,逐渐将其“绞杀”,最终取而代之。这种现象展示了热带雨林中植物间激烈的生存竞争。
植物的生存智慧
在复杂的热带雨林生态系统中,植物们发展出了各种独特的生存策略。比如“老茎生花”和“老茎结果”现象,一些植物的花朵和果实会直接从树干上生长出来,这种特殊的繁殖方式有助于它们在茂密的雨林中传播种子。
通过这次科普活动,青少年们将有机会深入了解热带雨林中植物的生存智慧,感受大自然的神奇魅力。活动不仅能够激发青少年对科学的兴趣,还能培养他们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科普活动的意义
“青少年科技素养提升计划”是由中国下一代教育基金会与中国平安共同主办的公益项目,致力于提升青少年的科技素养。自2019年启动以来,已向全国27个省区市的1039所乡村小学捐赠了超38万本科技读本,受益学生达31万人。
通过这样的科普活动,青少年们不仅能够学习到丰富的植物学知识,还能培养科学思维和探索精神。正如史军博士所说:“植物远比我们想象中要聪明,我们生存的世界每天都在上演着神奇的故事。”这场热带雨林探秘之旅,将为青少年打开一扇通往自然世界的大门,激发他们对科学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