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ChatGPT引爆教育变革,未来大学何去何从?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ChatGPT引爆教育变革,未来大学何去何从?

引用
CSDN
11
来源
1.
https://blog.csdn.net/beautifulmemory/article/details/142136735
2.
https://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5/1/536797.shtm
3.
https://fgc.zjnu.edu.cn/2024/0328/c16734a462953/page.htm
4.
https://www.edu.cn/xxh/xy/xytp/202406/t20240620_2617988.shtml
5.
https://www.forwardpathway.com/130546
6.
https://53ai.com/news/qianyanjishu/2024060427605.html
7.
https://stem.zjnu.edu.cn/2024/0608/c9134a470522/page.htm
8.
https://www.forwardpathway.com/142395
9.
http://www.rmlt.com.cn/2024/0716/707539.shtml
10.
https://www.forwardpathway.com/131305
11.
https://docs.feishu.cn/v/wiki/UUaiwtoi3ivTcbkUCvScFL3cnbb/a6

2024年2月,美国OpenAI公司发布了首个视频生成模型Sora,用户只需输入文本指令,就能生成一段逼真的视频。这一技术突破再次引发了人们对人工智能(AI)在教育领域应用的广泛讨论。自ChatGPT问世以来,全球高等教育界对其态度不一:有的禁止使用,有的有条件使用,有的则持开放态度。这一现象反映了AI对大学教育带来的巨大冲击和深远影响。

01

ChatGPT对大学教育的挑战

ChatGPT等AI工具的出现,给大学教育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一项针对美国在校大学生的调查显示,约20%的学生曾使用ChatGPT这类生成式AI工具完成作业或参加考试。这种现象引发了对学术诚信的担忧,许多大学因此出台了相关使用指南。

以美国为例,84所一流大学对ChatGPT的应用态度可分为四类:禁止使用(10.7%)、有条件使用(64.3%)、允许使用(4.8%)和未有指导意见(20.2%)。这些数据反映了大学在面对AI时的谨慎态度。例如,哈佛大学明确禁止学生使用ChatGPT,而普林斯顿大学则持开放态度,鼓励教师探索将其融入课堂的方法。

AI带来的挑战不仅限于学术诚信,还涉及数据隐私和人才培养目标。为了应对这些挑战,一些大学开始开发封闭的AI工具,如密歇根大学开发了仅供校园内部使用的封闭生成式AI工具。斯坦福大学则对校内使用的信息技术进行了风险评估和分级管理。

02

大学教育的未来走向

面对AI的挑战,大学教育正谋求转型。清华大学李星教授认为,人工智能对高等教育的影响堪比现代大学的诞生,未来可能会带来颠覆性的变化。北京大学教育学院汪琼教授指出,大学需要重新思考培养目标,从知识传递转向培养驾驭AI的能力。

全球多所大学对ChatGPT使用的不同态度也反映了这种转型趋势。一些大学选择禁止使用,如法国巴黎政治学院和印度班加罗尔RV大学;一些大学从禁止转为支持,如香港大学;还有一些大学则积极鼓励和支持,如康奈尔大学和杜克大学。

在课程设置方面,清华大学计划建设100门AI赋能教学试点课程,并为2024级新生配备“AI成长助手”。北京大学发布了基于GPT-4开发的人工智能助教。南京大学则推出了“人工智能通识核心课程体系”,包括必修课、素养课和前沿拓展课。

03

AI时代的教育公平性

AI工具的普及也引发了对教育公平性的关注。一方面,AI可以为偏远地区的学生提供优质的教育资源,缩小教育差距。另一方面,AI工具的使用也可能加剧教育不平等。例如,经济条件较好的学生可能更容易获得高质量的AI辅导,而资源有限的学生则可能被进一步边缘化。

此外,AI工具的使用还可能带来新的数字鸿沟。学生需要具备一定的数字素养才能有效利用AI工具,这要求学校和教师在推广AI应用的同时,也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字技能。

04

结语

ChatGPT等AI工具的出现,正在重塑大学教育的面貌。面对这一变革,大学需要在保护学术诚信和隐私安全的前提下,积极探索AI在教育中的应用。同时,也要关注AI带来的教育公平性问题,确保所有学生都能从这一技术进步中受益。

未来,大学教育可能会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批判性思维和人际交往能力,这些是AI难以替代的领域。正如北京师范大学陈丽教授所说,大学要从顶层设计出发,对专业设置、学科设置和培养模式等各方面进行深层次改变,让年轻人有更好的发展,培养国家所需的拔尖创新人才和产业所需人才。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