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牛肉拉面:一碗面里的非遗文化与国际魅力
兰州牛肉拉面:一碗面里的非遗文化与国际魅力
“白练飞舞,银丝出锅,还未入口已香飘心头。”这句诗生动地描绘了兰州牛肉拉面的诱人魅力。作为一道有着百年历史的传统美食,兰州牛肉拉面以其独特的制作工艺和丰富的文化内涵,赢得了“中华第一面”的美誉。2021年12月,兰州牛肉拉面技艺更是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扩展项目名录,成为兰州乃至中国的一张文化名片。
百年传承:一碗面里的匠心精神
兰州牛肉拉面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清嘉庆年间。据记载,甘肃东乡族马六七在北京国子监求学期间,从同窗河南怀庆府陈维精那里习得清汤牛肉拉面技艺,并带入兰州,后经马保子等人发扬光大。今天的兰州牛肉拉面正是始创于马保子。他当年制成“热锅子面”,推出“进店一碗汤”,客人进得门来,伙计端上一碗香热的免费牛肉汤。彼时,食客只有觉得汤好,才会坐下吃面;汤若不鲜,立马走人。
兰州牛肉拉面讲究“一清二白三红四绿五黄”:汤清,萝卜白,辣椒火红,蒜苗、香菜翠绿,面条黄亮。还有毛细、细的、二细、三细、韭叶、大宽等多种品相,宽若皮带,细如游丝,粗可直立,款款有致。兰州牛肉拉面第四代传承人马文斌,从事牛肉拉面行业已有50年。他说,好汤不咸不腻,吃后口不发干;调制时以煮过牛肉的汤为底,按比例配上姜片、胡椒、花椒、桂皮、茴香、食盐等数十种调料和香料,熬制四五个小时而成。
香飘神州:从地方小吃到大众快餐
从地方小吃到大众快餐,一碗兰州牛肉拉面里藏着时代变迁。今天的许多城市,都能看到“兰州拉面”的招牌。然而,在改革开放前,全兰州也仅有零星的十几家牛肉拉面馆。直到上世纪80年代初,牛肉拉面馆数量才开始剧增。
随着社会消费水平的提高,兰州牛肉拉面也面临转型升级的难题。兰州改善供给侧,开启牛肉拉面产业化发展之路。1999年,兰州牛肉拉面被国家确定为三大中式快餐试点推广品种。如今,兰州正全力助推多家品牌牛肉拉面发展。
走向世界:让世界品味中国味道
兰州牛肉拉面,也是“世界牛肉拉面”。西亚传入的小麦,多种原产“西域”的香料以及古代草原游牧民族生活必需品的牛肉,在丝路重镇兰州融汇成一碗兰州牛肉拉面。这碗面,在咸、鲜、辛辣、微麻四种基本味觉基础上,还可根据食客偏好增添佐料、配菜,“定制”舌尖上的美味,让它有了走向世界的充足底气。
2009年,兰州本土企业东方宫被兰州市政府选定成为向全省、全国和海外推广的首家兰州牛肉拉面示范企业,被授权使用“中国兰州牛肉拉面”商标。2012年,东方宫第一家加盟店在陕西省西安市开业,500多平方米的店一座难求,一天卖出近5000碗面。截至目前,东方宫已在全国开店200余家。
文旅融合:打造千亿产业新蓝图
近年来,兰州紧紧围绕“以品牌带产业,以产业促品牌”发展思路,推进全产业链建设、系列招商推介活动及话题营销,助推牛肉拉面公共品牌影响力大幅增长。2024年,兰州牛肉拉面IP指数年均值达273.98点,同比增长42.71%,自2021年基期以来复合增长率高达21.95%。
兰州牛肉拉面正串起千亿产业链,担当起文化交流的重要角色,向全球展现中国美食文化的魅力与风采,助力兰州在经济与文化发展的道路上扬帆远航。兰州黄河生态旅游开发集团发布的“小兰悠游、小兰优鲜、小兰泊车、小兰约车”四小兰产品,通过融合“促消费”与“惠民生”理念,为公众生活添便利、增体验。
从一碗面到一个产业,从地方小吃到国际美食,兰州牛肉拉面不仅是一道美食,更是一张文化名片。它承载着兰州的历史记忆,凝聚着匠人的智慧结晶,更展现了中国饮食文化的独特魅力。正如兰州人所说:“拉面就是兰州的。”这碗面,已经从黄河岸边走向世界,成为连接中国与世界的美食桥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