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让肩颈酸痛的"老毛病"变成无法挽救的伤害:颈椎脊髓病变及显微颈椎减压手术
别让肩颈酸痛的"老毛病"变成无法挽救的伤害:颈椎脊髓病变及显微颈椎减压手术
在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普及的今天,低头族随处可见,随之而来的肩颈紧绷感和酸痛几乎成为每个人的共同经验。大多数情况下,通过调整姿势、伸展运动、热敷按摩,甚至使用外用消炎止痛药膏或贴布,都能有效缓解症状。然而,当出现某些"危险症状"时,应及时寻求专业医师的帮助,确认是否需要进一步治疗颈椎脊髓压迫,以免造成无法恢复的脊髓损伤。
31岁的张先生是一名铁板烧师傅,由于工作需要长时间低头备菜及制作餐点,加上下班后的休闲娱乐多为观看网络影片及线上游戏,因此肩颈酸痛对他来说早已是家常便饭。随着工作资历的增加,他开始偶尔感受到上肢酸麻痛及全身紧绷,有时还会感觉到一阵电流自脖子窜至脚底。尽管如此,张先生并未在意,直到骑车上班途中遭遇追撞,送到医院急症时双上肢又麻又刺且无法举起,紧急照会神经外科后诊断为颈椎中央脊髓症候群。张先生在接受颈椎显微手术及后续的复健治疗后,神经功能恢复到受伤前状况,成功保住了工作。
赵亮钧主任指出,张先生的颈椎核磁共振检查显示其颈椎第三/四节椎间盘突出,而这次外伤使突出的椎间盘与脊髓相撞,导致脊髓损伤。椎间盘突出是一种退化性疾病,通常因不当使用导致椎间盘失去弹性而突出。通常这一过程是渐进的,患者初期往往无明显症状,进展至中后期即便影像上出现颈椎空间狭窄,患者也可能只表现出上肢酸麻痛。然而,外伤造成的冲击是瞬间的,脊髓在狭窄空间中受到强烈冲击,犹如一台拥挤的公车紧急刹车一般,柔软的脊髓与较硬实的椎间盘相撞后,可能导致不同程度的脊髓损伤,轻者如张先生一般出现中央脊髓症候群,重者甚至可能导致四肢瘫痪、神经性休克或呼吸衰竭。
颈椎神经压迫可分为"脊髓压迫"和"神经根压迫",我们可以把中枢神经系统想像成一棵树,脑部是树根,脊髓是树干,每节分出的神经则是树枝。神经根压迫类似树枝受损,仅影响该树枝的叶子(该神经根分布的范围),大多数颈椎神经根压迫临床上出现的症状是上肢酸麻痛。而脊髓压迫则如同树干被斧头劈了一道裂痕,会导致大量树枝上的树叶枯萎(四肢无力、瘫痪),临床上若同时出现上下肢酸麻痛无力、步态不稳、躯干麻木或大小便功能异常等症狀,皆有可能是脊髓压迫,应立即寻求专业医师进一步鉴别诊断及治疗。
颈椎显微神经减压手术已行之有年,手术伤口小且位于颈部前侧面,对肩颈部之竖脊肌群影响小,术后疼痛感轻微,患者能迅速恢复正常生活;且术中有显微镜的辅助,神经减压在宽不到1公分的空间中执行,减少神经暴露而损伤的风险,并能实现双侧完全减压,降低复发机率。部分患者担心传统支架融合取代椎间盘会影响颈部活动度造成日后的不适,赵主任指出,现今颈椎人工椎间盘已发展至第三代,其活动度接近原生椎间盘,能有效保留颈椎活动度,并减少邻近椎间盘退化加速的风险,病患等于是换了一个功能一样但更耐用的椎间盘。健保署也已将符合特定条件进行人工椎间盘置換术的卫材纳入健保给付(条件複雜請洽詢專業醫師),减轻患者的医疗负担。
如今,大多数颈椎疾病在专业医师的手术下成功率高,且风险远低于不治疗的情况。若有相关问题,民众应及时寻求专业医师协助,进行全面检查,以厘清颈椎压迫的型态及风险。忽视这些问题,可能导致不可逆的脊髓损伤,造成长期的神经伤害,非后续紧急手术或复健能够弥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