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临清胡同保护现状大揭秘!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临清胡同保护现状大揭秘!

引用
国家税务总局
11
来源
1.
https://shandong.chinatax.gov.cn/art/2024/6/6/art_20_1056996.html
2.
https://hb.dzwww.com/p/p5AkBwcG7.html
3.
https://news.cctv.com/2024/09/17/ARTIZmzoJwdTbqG7YAxynYsz240917.shtml
4.
https://www.lifeweek.com.cn/h5/article/detail.do?artId=227028
5.
https://www.hanspub.org/journal/paperinformation?paperid=93056
6.
https://mparticle.uc.cn/article.html?uc_param_str=frdnsnpfvecpntnwprdssskt#!wm_aid=9205bbce9d578776fa03f57b07b5ba0d!!wm_id=ced6e8cc490f4fd5a4e6da4b5a984cc2
7.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4%B8%AD%E5%9C%8B%E5%90%8C%E6%80%A7%E6%88%80%E5%8F%B2
8.
https://www.bjdx.gov.cn/bjsdxqrmzf/zjdx/szdx28/dxds/981112/index.html
9.
http://www.linqing.gov.cn/channel_t_269_15285/
10.
https://m.toutiao.com/article/7426649043264209462/
11.
https://www.bjdch.gov.cn/ztzl/dcqjdfw/jdsqgkjs/202301/t20230129_3036181.html

临清胡同,作为京杭大运河沿线的重要文化遗产,承载着这座千年古城的繁华记忆。然而,在城市化进程的浪潮中,这些古老的胡同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本文将从临清胡同的历史价值、保护现状以及未来展望三个维度,深入探讨这一文化遗产的保护之路。

01

胡同里的运河记忆

临清市位于山东省西北部,地处漳卫河与古运河交汇处,至今仍保留有完好的元代古运河。明清时期,临清得益于京杭运河漕运发达,经济社会繁荣达500余年,是当时全国重要的流通枢纽城市和闻名全国的商业都会。明代大学士李东阳描述临清城“十里人家两岸分,层楼高栋入青云。官船贾舶纷纷过,击鼓鸣锣处处闻。”清代诗人贺王昌笔下的临清“舟车辐辏说新城,古首繁华压两京”,足见临清当时的繁荣程度。

临清胡同文化即植根于深厚的运河文化底蕴。《临清胡同文化》一书分为临清古城、临清老胡同、临清民间故事、临清民俗四部分,内容涉及到临清胡同的形成,胡同名称的由来,胡同里的民居,以及临清民风民俗,老商铺老字号的经营之道,名门望族大宅门的兴衰等等,“这些临清胡同文化的重要元素,他们之间是相互关联的。”临清老胡同部分,作者按类别详细讲述了311条临清老胡同,并配以照片,其中相当一部分胡同随着城市的发展已经消失,刘英顺先生20年来通过不间断的走访,获得了大量的卡片笔记、录音、录像等实录,并与史料逐一对比印证,力求做到准确还原,形成了珍贵的资料。

胡同不仅是临清人生活中重要组成部分,“他只要是在临清老胡同里生活过,他的记忆里、梦境里,对胡同总会留下深刻的印记和影像。”胡同文化涵盖了物质的、精神的、静态的、动态的、历史的、现实的、自然的、人文的种种文化现象,临清胡同文化是研究中国运河史、中国城市发展史、中国商贸流通史、漕运史、榷税史、中国移民史等的重要资料,《临清胡同文化》一书的出版影响深远,意义远远不止于临清一城一地。

02

保护现状:机遇与挑战并存

近年来,临清市在胡同保护方面做出了一些积极尝试。例如,临清钞关作为全国现存唯一的运河钞关遗址,已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然而,整体而言,临清胡同的保护工作仍面临诸多挑战:

  1. 保护手段单一:目前的保护措施多停留在修缮和设立保护标识层面,缺乏整体性和系统性。例如,大、小码头作为古时重要漕运设施,如今仅被用作市民休闲空间,未能充分挖掘其历史文化价值。

  2. 部分胡同消失: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一些胡同已经消失。据《临清胡同文化》记载,曾经的311条胡同中已有相当一部分不复存在,这不仅意味着物质遗产的损失,更意味着文化记忆的消逝。

  3. 资金投入不足:文化遗产保护需要持续的资金支持,但目前临清胡同保护的资金来源相对有限,难以满足长期保护需求。

03

借鉴经验:探索保护新模式

面对这些挑战,我们可以借鉴其他古城胡同保护的成功经验。例如,龙口市西河阳村通过保护传统建筑、挖掘民俗文化、发展特色产业等方式,实现了传统村落的活态传承。

西河阳村深入实施“乡村记忆工程”,重点将105处清代早期以来至民国时期的传统民居院落、306幢“哈瓦房”、1处古圩墙、600余年树龄古槐等列入保护名录,实施连片挂牌保护修缮。在保护传统村落风貌的同时,对村内进行更新改造,建设旅游综合服务中心,改造中心大街和老龙街,混凝土浇筑中心大街465米,全部压花处理,石板铺设老龙街270米;按照国家3A级景区、省景区化村庄建设规划,建设胶东乡村风情大舞台、民俗博物馆、国学馆等配套设施。

西河阳村创办民俗体验馆,邀请市内省级非遗项目黄县窗染花、黄县柳条膏、黄县民居雕刻技艺,烟台市级非遗项目龙口烤画、黄县大糖制作技艺、龙口手工线编技艺以及龙口市级非遗项目老黄县烧鸡等11个非遗项目、20余位非遗传承人到馆展示非遗作品,游客可进行沉浸式体验,非遗传承人手把手带领参与非遗创作。

2023年4月,龙口市首届“诸由春饼”美食节在西河阳村举办,龙口乃至周边招远、蓬莱、海阳等地的市民闻讯而来,品味吕剧、抚摸古槐、观赏老房、感受老街、品尝春饼、打卡拍照。据统计,3天接待游客达7万余人次,很多市民纷纷给春饼节点赞。为挖掘“诸由春饼”这一民间美食,龙口市邀请西河阳村做春饼最拿手的群众来到“舞台”现场加工制作,“诸由春饼”摊位前排起了长队,广大市民和游客纷纷购买品尝这一特色美食。有人感慨:“吃的是春饼,品的是文化”。

西河阳村还依托诸由观镇美丽乡村样板示范片区建设,会同周边7个亮点村庄串点成线,打造传统村落、雅致村居、新型社区、生态宜居村等具有鲜明特色的乡村旅游风景带,开通龙口首条旅游公交专线——“河畔古韵”旅游风情带公交专线,进一步推进全域旅游发展,促进城乡资源广泛互动。

西河阳村探索出一条独特的“西河阳路径”,实现了“保护优先”与“活化利用”之间的和谐共生,让这座村庄焕发勃勃生机,也为乡村振兴注入新的活力与希望。

04

未来展望:让胡同文化焕发新生

临清胡同的保护工作需要在以下几个方面持续发力:

  1. 加强整体规划:借鉴遗产廊道理念,将胡同保护纳入城市整体规划,实现系统性保护。例如,可以将胡同与运河钞关、舍利塔等文化遗产串联起来,打造运河文化体验带。

  2. 创新保护模式:探索“保护+利用”的新模式,让胡同文化融入现代生活。例如,可以将部分胡同改造为特色文化街区,吸引文创产业入驻,既保护了文化遗产,又带动了地方经济发展。

  3. 加大资金投入:建立多元化的资金筹集机制,除了政府投入外,还可以吸引社会资本参与保护工作。同时,通过发展文化旅游等方式,实现自我造血。

  4. 传承文化记忆:加强对胡同文化的挖掘和传播,让年轻一代了解并热爱这份文化遗产。例如,可以定期举办胡同文化主题的展览、讲座等活动,让文化记忆得以延续。

临清胡同作为大运河沿线的重要文化遗产,承载着这座城市的历史记忆和文化基因。保护好这些胡同,就是守护住临清的文化之根。让我们共同努力,让这份珍贵的文化遗产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