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迁房建设中的那些坑,你踩过几个?
回迁房建设中的那些坑,你踩过几个?
“我已经在这里住了4年,冬天漏风,夏天漏雨,下水道的水直接排到窗下的水沟,臭味熏天,蚊虫滋扰,日子过得别提有多难受了。”这是河南开封回迁户王翠花的无奈诉说。10年前,她的房子被拆迁,新房子也如期开工,但不到一年就停工了,这一停就是10年。无奈之下,她只能东拼西凑6万元,自己动手装修了烂尾楼。
这个令人揪心的故事,揭示了回迁房建设中最大的风险之一——烂尾风险。而在回迁房建设过程中,隐藏的法律风险远不止于此。
产权风险:交易不受法律保护
回迁房的产权问题是最让人头疼的。很多回迁房的产权证明并不完善,甚至有些在法律上并未完全转移给原居民,这导致购房者在购买后可能面临产权纠纷的风险。此外,回迁房的产权往往有限制,如不能立即上市交易,这限制了房产的流动性和投资价值。
更严重的是,有些回迁房的交易并不受到法律保护。这意味着,尽管买家和卖家可能在私下签订了一份销售合同,约定了时间、地点、金额和位置,但从法律角度来看,回迁房仍然属于原房主。这种情况下,买家只有居住权,而没有产权,一旦发生纠纷,买家的权益将难以得到保障。
质量风险:建筑质量堪忧
回迁房的建筑质量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由于开发商的核心目标是盈利,他们在建造这些房屋时,往往会在材料和质量上做出妥协。许多回迁房在居民入住3-5年后,就会出现墙体剥落、管道老化、窗户漏水等问题。这些问题的出现,不仅影响了居民的生活质量,也暴露了开发商在追求利润最大化时所忽视的社会责任。
办证风险:等待时间漫长
回迁房的房产证办理往往需要经历一个漫长的过程。有的居民甚至需要等待三到五年,甚至十年才能拿到自己的房产证。在这个过程中,开发商和政府部门之间的利益博弈、政策调整,以及与居民之间的沟通协商,都可能导致办证周期的延长。
资金风险:全款支付压力大
回迁房只能全款购买,这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由于地皮的不同,银行无法办理贷款手续,而且由于回迁房办理时间较长,买家如果想要购买这套房子,就必须一次性付清全款。这对于那些经济条件有限的购房者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负担。
如何规避风险?
面对这些风险,如果一定要选择回迁房,那么在签订拆迁回迁补偿协议时,有三个“一定”要做到:
一定要约定清楚关键细节性问题:何时交房、回迁房的地理位置、房屋户型、面积等。
一定要约定清楚违约责任:比如协议约定了回迁房交付时间,如果拆迁方未按协议如期交房,被拆迁人可要求增加临时安置费(参照被征收房屋所在省、市相关规定)等。
一定不能草率签字:仔细检查是否把约定的内容完整写到协议里了,如果自己不能确定,可以在签字前寻求专业律师指导。
做到以上三点,即使遇到回迁房烂尾,也有法律保障进行维权。
结语
回迁房建设中的风险不容忽视。从产权纠纷到建筑质量,从办证周期到资金压力,每一个环节都可能暗藏风险。对于购房者来说,在选择回迁房时一定要谨慎,充分了解相关政策和风险,必要时寻求专业法律帮助,以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