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北洋到天大:百年名校的逆袭之路
从北洋到天大:百年名校的逆袭之路
2025年央视春晚上,一档名为《栋梁》的节目惊艳亮相,通过数字化三维模型展现了中国传统建筑之美。这背后,离不开天津大学建筑学院的专业支持。作为中国第一所现代大学,天津大学不仅在建筑学领域独树一帜,更在百年发展历程中,为国家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
从北洋到天大:中国第一所现代大学的诞生
1895年10月2日,一个载入中国教育史册的日子。在甲午战败的背景下,时任津海关道的盛宣怀上奏光绪皇帝,提出“兴学强国”的主张。光绪皇帝朱批“该衙门知道”,北洋大学堂就此诞生,成为中国第一所现代大学。
初创时期的北洋大学堂设头等学堂和二等学堂。头等学堂学制四年,相当于大学本科阶段教育;二等学堂则为大学预科。1900年,首批学生毕业,王宠惠获得“钦字第壹号”考凭,成为中国第一个获得国内大学文凭的人。
然而,八国联军入侵后,北洋大学堂被迫停办。1903年,在盛宣怀的努力下,学校在西沽北运河畔复校,新教学主楼落成。由于是光绪皇帝御批官办,校舍正门上方镶嵌了“双龙戏珠”图案,北洋大学堂也因此被称为“龙牌大学”。
建筑学领域的百年积淀
天津大学建筑学院的办学历史可追溯至1937年创建的天津工商学院建筑系。1952年全国高校院系调整后,津沽大学建筑系、北方交通大学建筑系与天津大学土木系共同组建了天津大学建筑工程系。1997年,建筑学院正式成立。
学院现有教职工170余名,其中教授40余名、副教授50余名,师资力量雄厚。学院与全球多所知名学府建立合作关系,开展师生互访、联合培养等项目。在国际、国内重大设计竞赛中,天大学子屡创佳绩,展现了扎实的专业素养。
2025年央视春晚《栋梁》节目的成功,正是天津大学建筑学院实力的体现。节目以梁思成先生的古建筑测绘手稿为基础,通过数字化技术呈现中国建筑之美。建筑学院常务副院长张昕楠表示,节目组获得了十二份古建筑测绘成果,为视觉呈现提供了保障。
创新发展:从“985工程”到“双一流”建设
天津大学不仅是历史的见证者,更是时代的弄潮儿。学校设有18个实体学院,涵盖57个本科专业,拥有7个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和8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2000年,学校被确定为国家“985工程”重点建设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2017年,天津大学入围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名单。
在科研创新方面,天津大学同样成绩斐然。学校建有大型地震工程模拟研究设施、合成生物学前沿科学中心等战略科技力量。作为教育部第一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高校,天津大学致力于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工程师。
从北洋到天大,这所百年名校始终秉持“实事求是”的校训,以“兴学强国”为己任。在新时代的征程中,天津大学将继续传承北洋精神,为国家和社会的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