婺源古村晒秋文化节:千年民俗晒出幸福新生活
婺源古村晒秋文化节:千年民俗晒出幸福新生活
2024年立秋时节,江西省婺源县篁岭村迎来第十届中国篁岭晒秋文化节。清晨,阳光透过薄雾洒进山间,古村渐渐苏醒。家家户户的房前屋后,晒架上摆满了圆形的竹制大晒匾,盛满了鲜红的辣椒、金黄的南瓜、玉白的芸豆……层层叠叠,如同上帝打翻的调色盘,美得令人惊叹。
篁岭村依山而建,地无三尺平的独特地貌,造就了这幅“最美中国符号”。每年9-11月,当环绕古村的枫树渐渐展露出鲜艳的颜色,与错落有致的房屋、晒盘相映衬,足以唤醒每一位游人的乡愁记忆。
从农事活动到文旅品牌
“晒秋”这一习俗源自篁岭村民对地理环境的适应。由于地处石耳山脉,缺乏平整的晒场,村民们便在屋顶搭建晒架,晾晒农产品。这种独特的晾晒方式,不仅解决了实际问题,更逐渐演变成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2009年,婺源篁岭文旅股份有限公司对村庄进行统一规划建设,将晒秋作为文旅品牌的重要元素进行打造。自2015年起,每年立秋都会举办晒秋文化节,持续放大品牌效应。如今,篁岭不仅是中国首选晒秋地,更成为“最美乡愁体验地”。
节日盛况:五彩斑斓的丰收画卷
立秋当天,篁岭村口广场上锣鼓喧天,一场别开生面的“进村仪式”拉开了晒秋文化节的序幕。婺源篁岭文旅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吴向阳驾驶拖拉机,满载丰收与喜悦,带着村民们从五凤亭直达村口广场。
游客们从四面八方赶来,只为一睹这幅壮观的丰收画卷。景区内设置了多个最佳观景点,其中五桂堂晒秋观景台和晒工坊观景台最受欢迎。站在观景台上,整个村落的晒秋景象尽收眼底,白墙黛瓦间点缀着斑斓的色彩,宛如一幅立体的油画。
除了观赏晒秋,游客还可以深度参与各种文化活动。在六顺堂,可以体验古徽州婚俗;在祠堂广场,非遗表演如滚车灯、舞仙鹤、鱼灯舞轮番上演;傍晚时分,点亮的非遗龙灯、鱼灯和板凳龙会在整个村落穿梭,将节日氛围推向高潮。
文化传承与乡村振兴
晒秋文化节不仅是一场视觉盛宴,更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它将传统农事活动与现代旅游理念相结合,既保留了乡村生活的本真,又注入了新的时代活力。
对于篁岭村村民来说,晒秋文化节的意义远不止于此。它见证了这个曾经“人走、屋空、田荒、村散”的古村如何在旅游开发中重获新生。如今,篁岭已成为江西婺源地区乡村旅游的成功案例,村民们在家门口吃上了“旅游饭”,日子越过越红火。
从季节性民俗到全年文旅品牌
如今的“晒秋”早已突破季节的限制,成为篁岭四季旅游的特色品牌。春天晒竹笋、山蕨,夏天晒豆角、茄子,秋天晒稻谷、玉米,冬天晒香菇、腊货。四季不同的丰收景象,吸引着游客纷至沓来。
篁岭村还开发了丰富的晒秋文创产品,如扇子、冰箱贴、手提包等,让游客将这份独特的文化记忆带回家。同时,景区内保留了地道的农家美食和传统工艺品,让游客在游玩的同时,也能感受到浓厚的乡村生活气息。
从一个即将消失的古村,到如今的网红打卡地,篁岭用“晒秋”这一传统民俗,晒出了乡村振兴的新路径。这不仅是一场简单的农事活动,更是一次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生动实践,展现了中国乡村发展的新面貌。
正如篁岭晒秋负责人曹加祥所说:“10年来,篁岭村把传统秋晒农俗升级为‘晒秋’名片推向全国,乃至全世界,如今的晒秋,是乡愁,是习俗,更是越过越幸福的新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