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射靶场自然公园:从废弃矿场到生态乐园
新加坡射靶场自然公园:从废弃矿场到生态乐园
在新加坡繁华都市的边缘,有一片曾经荒废的矿区,如今却成为了700多种动植物的安居之所。这里就是射靶场自然公园,一个生态修复的奇迹,也是新加坡打造“自然中的城市”的生动注脚。
从废弃矿场到生态乐园
射靶场自然公园位于新加坡武吉知马自然保护区南段,占地66公顷。这里曾是繁忙的Sin Seng采石场,但1998年停止运营后,这片土地逐渐荒废,土壤质量下降,杂草灌木丛生。
2014年,新加坡国家公园局启动了射靶场自然公园的改造项目。设计团队首先开展了一项全面的生物多样性基线研究,以确定具有保护意义的区域和物种。基于研究结果,项目实施了精心的种植策略,以改善土壤质量,吸引本地生物群落,并促进自然公园向邻近的武吉知马自然保护区过渡。
生态修复的创新实践
为了恢复这片土地的生机,设计团队采取了一系列创新措施:
- 土壤养分修复:通过注入氮元素改良土壤质量,为植物生长创造良好条件。
- 立体绿化:种植大量热带树木,恢复森林生态系统。
- 湿地重建:将废弃的采石场改造为淡水湿地,为水生动物和候鸟提供栖息地。
这些措施不仅改善了生态环境,也为游客提供了更多亲近自然的机会。公园内新建了步行小径、木栈道和自然游乐设施,让市民和游客在欣赏自然美景的同时,也能参与生态教育活动。
生物多样性的天堂
经过精心修复,射靶场自然公园已成为众多珍稀物种的避风港。这里记录到超过390种鸟类和2100种植物,其中不乏濒危物种:
- 马来穿山甲:这种极度濒危的哺乳动物在公园内找到了新的栖息地。
- 霍斯菲尔德鼯鼠:这种稀有物种也在公园内安家落户。
- 金色鲇鱼:在公园的淡水湿地中,研究人员发现了这种罕见的鱼类。
射靶场自然公园不仅是野生动物的天堂,也是武吉知马自然保护区的重要缓冲区。它通过增强生态连接性,为自然保护区的生物多样性提供了更多的栖息地,有效缓解了城市开发带来的边缘效应。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为了让更多人亲近自然,射靶场自然公园设计了丰富的游览设施:
- 31米高的观景台:游客可以登上观景台,俯瞰整个公园的壮丽景色。
- 7公里步道系统:蜿蜒的步道穿越森林和湿地,让游客近距离观察自然生态。
- 自然教育项目:公园定期举办生态导览和教育活动,培养公众的环保意识。
一位游客在社交媒体上分享了她的经历:“清晨,我踏上精心规划的徒步之旅,地铁紫线转兰线,在King Albert Park MRT Station下车,然后穿越Rifle Range Nature Park公园,到达Beauty World MRT地铁站,打道回府,徒步线路约5公里,丰俭由人。关于Rifle Range Nature Park,又名射靶场自然公园,占地66公顷,位于武吉知马自然保护区南段,这里曾经是甘榜和矿场,现在是超过700种动植物的栖息地。公园内有超过七公里的步道,沿途景色绝佳。高达31米的观景台,提供了俯瞰整座公园的绝佳视角。一路憧憬。谁知,那静谧的自然公园,却成了我与猴群的邂逅之地。参天古木下,猴子们嬉戏跳跃,它们的身影在桥上桥下穿梭,打破了这原本的宁静。我独自一人,走在幽深的小径上,每一次猴子的突然现身,都让我心跳加速,恐惧如潮水般涌来。我试图保持镇定,但越走越觉心慌。在猴子的注视下,我慌乱地寻找归途,也没有到达观景台,新加坡,这个繁华的都市,一半是森林,一半是大厦,人口密度之大,此刻却仿佛与我隔绝。兜兜转转,终于,逃至Beauty World MRT地铁站,喝杯咖啡压压惊。”
射靶场自然公园的成功改造,不仅改善了当地的生态环境,也为新加坡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宝贵经验。它展示了在高密度城市中,通过科学规划和生态修复,人类与自然可以和谐共存。这个曾经的废弃矿区,如今已成为新加坡“自然中的城市”愿景的生动体现,为全球城市生态建设提供了可借鉴的范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