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瞻园:600年园林瑰宝,假山之王的传奇
南京瞻园:600年园林瑰宝,假山之王的传奇
600年历史积淀,江南园林典范
瞻园位于南京市秦淮区,是南京现存历史最悠久、保存最完好的明代古典园林,被誉为“江南四大名园”之一和“金陵第一园”。这座始建于明初的园林,历经600多年沧桑,见证了从明朝王府到太平天国历史博物馆的变迁,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
历史沿革:从吴王府到太平天国历史博物馆
瞻园的前身是朱元璋建立明朝前的吴王府。明洪武年间,朱元璋欲将吴王府赐予功臣徐达,但徐达不敢僭越,于是朱元璋在吴王府前为徐达新建宅第。明代正德年间,徐达后裔开始营造私家园林,至万历年间基本建成。
清代顺治二年,园林成为江南行省左布政使署,乾隆帝南巡时御题“瞻园”匾额。太平天国时期,瞻园先后成为东王杨秀清的王府、洪秀全妻弟赖汉英的衙署和幼西王萧有和的王府。清军攻占天京后,瞻园遭受破坏,后虽有重修但已非原貌。
民国时期,江苏省政府等机关曾设在园内,园林逐渐衰落。直至1958年,古建专家刘敦桢教授主持修复工作,以史料和清代宫廷画家袁江的《瞻园图》为蓝本,恢复了瞻园旧日格局。1985年再次扩建,形成了今日之规模。
园林特色:假山之王,巧夺天工
瞻园以假山著称,全园面积仅8亩,假山就占3.7亩,被誉为“假山之王”。园林分为东西两部分,西瞻园是一座典型的江南园林,以假山、池水和古建筑为主景。
南假山
南假山精心遴选1000余吨太湖石,按纹理走向拼接堆砌,呈现出前低后高的向前环抱之势,营造危崖、溶洞、磴道、石矶、瀑布、步石奇观,深邃莫测,又设人工瀑布垂于山间,更添幽谷意趣。
北假山
北假山原为明代石山,以太湖石堆叠而成,临水石壁下有贴近水面的平桥,山中有纵深的山谷。山谷上架有旱桥,还有低而平的双层石矶,底层石矶常淹没于一池碧水中,故名“石矶戏水”。这种组合是江南园林中的唯一一例,可使石矶与石壁形成强烈的对比更显石壁挺拔高耸,石矶生动自然。
西假山
西假山前池畔多植花草、灌木、藤萝,为遮蔽一墙之隔的园外楼房建筑,山后广植修竹、松柏、香樟、红枫、银杏,并有扇面亭、岁寒亭点缀其间,这样既可形成古木参天的山林气氛,又有四季色彩的对比与变化。
扇亭是瞻园的一大特色,它是世界上最早的空调建筑——铜亭,也是最早的取暖设备。亭内结构精巧,体现了古代工匠的智慧。
仙人峰是瞻园的名石代表,位于花篮厅东南角的桂花丛中,是一块突兀灵秀的太湖石,为江南园林山石之珍品。园内还有缔云峰、友松石等奇石,有些还是宋徽宗花石纲遗物。
文化价值:影视取景地与历史博物馆
瞻园不仅是园林艺术的瑰宝,更是文化的载体。这里是87版《红楼梦》和98版《新白娘子传奇》的取景地,园内的建筑和景观在影视作品中频频亮相,成为大众熟知的文化符号。
东瞻园部分现为太平天国历史博物馆,是中国收藏太平天国文物最多、史料最丰富的文博单位,也是中国唯一的太平天国专史博物馆。馆内陈列着天父上帝玉玺、天王皇袍、忠王金冠等珍贵文物,是研究中国近代史的重要场所。
实用贴士:如何游览瞻园
- 地址:南京市秦淮区瞻园路128号
- 开放时间:周二至周日8:00-17:00(日场),17:00-21:00(夜场)。周一逢国家法定节假日开放
- 门票:日场30元,夜场50元
- 交通:地铁1号线三山街站或地铁3号线夫子庙站;公交202路、26路、2路、44路、46路、Y14路夜间、Y2路夜间等中华路·瞻园路站
建议游客从南门进入,依次游览扇亭、仙人峰、静妙堂、假山等景点,最后参观太平天国历史博物馆。最佳游览时间为春秋季节,此时气候宜人,园林景色最美。
瞻园以其独特的园林艺术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吸引着国内外游客纷至沓来。无论是园林爱好者还是历史文化研究者,都能在这里找到属于自己的精彩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