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酒后服药有风险,这些药物千万别乱用!
饮酒后服药有风险,这些药物千万别乱用!
近日,西安市民张先生在出院当晚喝了一小杯白酒后,突然出现面色潮红、头痛、眩晕等症状,被家人紧急送往医院。经诊断,张先生是因饮酒引发了双硫仑样反应,所幸送医及时,未酿成大祸。
“双硫仑样反应”这个专业术语,可能对很多人来说比较陌生,但它却可能危及生命。双硫仑样反应是指患者在使用某些药物(如头孢类抗生素)后饮酒,出现的一系列不适症状。这种反应通常在饮酒后半小时内发生,主要表现为面部潮红、视物模糊、头痛、气短、胸闷、恶心、呕吐、心率增快、四肢乏力、多汗、失眠,严重者可出现血压下降、呼吸困难,甚至意识丧失、惊厥及死亡,一般持续2~6小时。
除了头孢类抗生素,还有许多常见药物与酒精存在相互作用,可能带来严重的健康隐患。例如:
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阿司匹林等,与酒精同服会加重胃肠道刺激,增加胃溃疡和出血风险。
降糖药:如胰岛素、二甲双胍等,酒精会降低血糖水平,增加低血糖风险,严重时可致昏迷。
降压药:酒精会增强降压药的效果,可能导致血压骤降,引发晕厥。
镇静催眠药:如安定、苯巴比妥等,酒精会增强其镇静效果,导致过度嗜睡、协调能力下降,严重时可危及生命。
抗抑郁药:如舍曲林、氟西汀等,与酒精合用会增加中枢神经系统抑制作用,影响判断力和反应能力。
为了确保用药安全,专家建议:
在服用任何药物期间都应避免饮酒,特别是上述提到的几类药物。
停药后也需谨慎,一般建议停药后至少等待7天再饮酒。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一些含酒精的食品和药品(如酒心巧克力、藿香正气水等)同样可能引发不良反应,应尽量避免。
如果不慎饮酒后出现不适,应立即就医,及时告知医生自己的用药情况。
此外,安全饮酒也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饮酒前先吃些高蛋白、高脂肪或高碳水食物,可以减缓醉酒速度。
避免混合饮用不同种类的酒,以免加重醉酒程度。
控制饮酒量,成年人每日饮酒量不应超过15克。
不要饮酒过快,慢慢饮用有助于控制酒精浓度。
喝酒时多喝水,促进酒精代谢。
醉酒后应保持侧卧位,防止呕吐物误吸。
不要用咖啡或浓茶解酒,这可能会加重不适。
如果出现胸痛、持续恶心、言语不清等症状,应立即就医。
在欢聚时刻,我们既要享受美酒带来的愉悦,更要时刻警惕饮酒和用药安全。为了自己和他人的健康,让我们养成理性饮酒、安全用药的好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