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消委提醒:医用酒精存放有讲究,这些安全隐患要警惕
湖南省消委提醒:医用酒精存放有讲究,这些安全隐患要警惕
近日,湖南省消费者委员会发布消费提示,提醒消费者在购买和使用消毒产品时需谨慎,特别强调了医用酒精的安全存放问题。随着疫情防控常态化,医用酒精已成为家庭常备的消毒用品。然而,若使用或存放不当,可能会带来严重的安全隐患。
医用酒精的特性与用途
医用酒精的主要成分是乙醇,常见浓度为70%-75%。这一浓度范围内的酒精具有最佳的杀菌效果,能够使细菌蛋白质脱水凝固,从而失去活性。医用酒精主要用于皮肤、伤口及医疗器械的消毒,是家庭和医疗机构常用的消毒用品。
误食医用酒精的危害
医用酒精虽然在日常生活中广泛应用,但其本质上是一种危险化学品。误食医用酒精可能导致严重的健康问题,甚至危及生命。例如,孕妇在怀孕期间如果摄入酒精,可能会导致胎儿酒精综合征。这种病症可表现为独特的面容特征(如小眼睛、薄上唇)、关节畸形、生长发育迟缓、智力障碍、记忆力差、注意力不集中等,且这些损害是不可逆的。
此外,医用酒精如果被儿童误食,可能会导致中毒。其症状包括头痛、恶心、呕吐,严重时可损害肝脏和大脑功能。因此,安全存放医用酒精至关重要。
正确存放医用酒精的方法
远离儿童触及范围:应将医用酒精存放在儿童无法触及的高处或加锁的柜子中,避免因好奇而误食。
避免大量囤积:医用酒精属于易燃易爆物品,大量囤积存在安全隐患。建议根据实际需要适量购买。
注意通风:存放环境应保持良好通风,避免在密闭空间内使用或存放,以防酒精蒸汽积聚引发爆炸。
远离火源:医用酒精应远离任何可能产生明火或静电的设备,如炉灶、电蚊拍等。
检查有效期:定期检查医用酒精的有效期,过期产品应及时处理。建议每3个月检查一次家庭药箱。
保持原始包装:药品应保存在原始包装中,不要撕掉瓶外标签。最好上锁保存,谨防儿童及限制行为能力者接触。一旦误服误用,及时携带药品及包装就医。
医用酒精与食用酒精的区别
医用酒精和食用酒精虽然都含有乙醇,但两者存在本质区别。医用酒精通常含有70%-75%的乙醇,此外还可能含有醚、醛等杂质,不适合饮用。而食用酒精必须以薯类、谷物或废糖蜜为原料,通过发酵法酿造,并经过脱臭除杂处理,才能用于配制饮料酒。
值得注意的是,工业酒精含有甲醇等有害物质,对人体神经中枢有麻痹作用,可能导致失明甚至死亡,绝对不能饮用或用于食品加工。
结语
医用酒精是重要的消毒用品,但其使用和存放需要格外谨慎。正确存放不仅能有效预防意外事故,还能确保其消毒效果。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当树立安全意识,科学使用各类消毒产品,为自己和家人的健康提供可靠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