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专家推荐:科学使用熟地黄养生法
中医专家推荐:科学使用熟地黄养生法
熟地黄作为传统中药材,在养生保健领域备受推崇。其补肾填精益髓、补血养血的功效已得到广泛认可。然而,如何科学使用熟地黄,使其发挥最佳效果,仍需遵循中医理论和专家建议。
熟地黄的药理作用
熟地黄,为玄参科植物地黄或怀地黄的块根经蒸制后的产物,味甘,性微温,归肝、肾经,具有补血滋阴、益精安神之效。熟地黄历来被视为补血滋阴益精之圣药,宋代以后其用方兴,很快就成为中医界补益阴、血、精、津之要药。
熟地黄不仅对于血虚证有很好的补益作用,对于气血两虚证也有很好的作用。如《景岳全书》之两仪膏,用本品与人参相配伍,治疗神疲乏力,头晕目眩,面色无华,舌淡脉细者。或以两仪膏之药物为基础,再配黄芪、当归、白芍、白术等,治疗气血两虚证,如《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之双和汤。更有八珍汤、十全大补汤等补益气血之剂都以本品为方中主要药物。
熟地黄补血之功用于妇科疾病最为常见,如气血虚弱,血海空虚,冲任失充导致的月经后期或经少色淡,甚至提前闭经,可以本品与人参、当归等同用,如《景岳全书》之大补元煎、《证治准绳》之滋血汤等。如气不摄血,不能固摄,经血非时以下,淋漓不断,可用本品配伍黄芪、人参、白术等,如《傅青主女科》之固本止崩汤。
熟地黄不仅对于血虚证有很好的补益作用,对于气血两虚证也有很好的作用。如《景岳全书》之两仪膏,用本品与人参相配伍,治疗神疲乏力,头晕目眩,面色无华,舌淡脉细者。或以两仪膏之药物为基础,再配黄芪、当归、白芍、白术等,治疗气血两虚证,如《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之双和汤。更有八珍汤、十全大补汤等补益气血之剂都以本品为方中主要药物。
熟地黄补血之功用于妇科疾病最为常见,如气血虚弱,血海空虚,冲任失充导致的月经后期或经少色淡,甚至提前闭经,可以本品与人参、当归等同用,如《景岳全书》之大补元煎、《证治准绳》之滋血汤等。如气不摄血,不能固摄,经血非时以下,淋漓不断,可用本品配伍黄芪、人参、白术等,如《傅青主女科》之固本止崩汤。
中医专家使用建议
熟地黄虽好,但并非人人适用。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黄世敬主任医师指出,以下人群需谨慎使用:
- 脾胃虚弱者:熟地黄性质黏腻,不易消化,会加重胃肠负担,导致消化不良。
- 上呼吸道感染者:急性期患者不宜服用,以免影响病情恢复。
- 肺部炎症患者:各类炎症急性期应避免使用滋补药物。
- 孕妇:需遵医嘱服用,避免自行使用。
科学使用方法
熟地黄的使用方法多样,既可单独煎服,也可与其他药材配伍使用。常见的应用包括:
- 六味地黄丸:由熟地黄、山茱萸、山药、泽泻、牡丹皮、茯苓组成,用于治疗肾阴不足、腰膝酸软、头晕耳鸣等症状。
- 四物汤:与当归、白芍、川芎配伍,用于调经补血,治疗月经不调、痛经等妇科疾病。
- 泡水饮用:将熟地黄切片,用开水冲泡代茶饮,适合阴虚血虚者日常饮用。
注意事项
- 个体差异:使用前应咨询中医师,根据个人体质和病情选择合适的用药方式。
- 用量控制:遵医嘱服用,不可过量,以免引起不适。
- 禁忌人群:痰湿体质者、孕妇、体内有实热者慎用或禁用。
熟地黄作为养生佳品,其功效不容置疑。但科学使用是关键,只有在专业指导下合理应用,才能充分发挥其滋补功效,达到养生保健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