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吒2》制作揭秘:AI赋能动画,匠心打造国漫新高度
《哪吒2》制作揭秘:AI赋能动画,匠心打造国漫新高度
2025年春节档,一部动画电影以势不可挡之势刷新了多项票房纪录。截至2月1日,《哪吒之魔童闹海》(简称《哪吒2》)累计票房已突破28亿元,单日最高票房达6.41亿元,成为中国电影史上第三部单日破6亿的影片。这部由成都可可豆动画影视有限公司历时五年打造的动画巨制,不仅在票房上取得突破,更在制作技术和艺术表达上实现了全面升级。
精良团队:200人团队五年磨一剑
《哪吒2》的制作团队来自成都高新区重点培育企业——成都可可豆动画影视有限公司。公司创始人兼导演饺子带领一支200余人的年轻团队,全员以90后、00后为主,他们带着对动画的热爱和对中国动画市场的深刻理解,为《哪吒2》注入了新的活力。
为了呈现最佳效果,团队使用玛雅3D制作软件,精心打磨每一个动作细节。从2022年开始,动画师们就投入到紧张的制作中,每天都在导演的指导下反复试验、修改。一位参与制作的员工表示:“整个动画制作团队氛围非常好,大家都竭尽全力处理好电影的每一帧每一秒。”
技术创新:AI赋能动画制作
作为国内动画电影的领军企业,光线传媒在《哪吒2》的制作中大胆引入AI技术。据光线传媒董事长王长田透露,AI技术的应用有望使电影制作效率提升30%以上,特别是在动画电影领域,这将极大缓解产能不足的问题。
“AI作为一种工具,其在电影制作中的应用,将类似于历史上从胶片到数字电影的转变,以及传播方式从影院到互联网的演进。”王长田表示,AI技术不仅能提高制作效率,还能降低制作成本,即使降低20%的成本,也能让电影生产环节扭亏为盈。
创作理念:传统文化与现代审美的融合
《哪吒2》在创作理念上延续了前作的创新精神,同时注入了更多关于成长、责任与自我认知的思考。影片通过精妙的细节设计,构建了一个关于成长的寓言。
角色塑造:哪吒从叛逆少年逐渐成长为有责任感的青年,敖丙则展现了“他者”认知的转变,太乙真人从插科打诨转向智慧引导,每个角色都更加立体丰满。
文化元素:影片大量融入中国传统文化元素,从山水画般的场景设计到传统乐器的运用,每一个细节都在诉说着文化自信。
主题表达:影片通过哪吒的学习礼仪、敖丙的内心挣扎、太乙真人的教育智慧等细节,探讨了当代青少年在成长过程中面临的困境与突破。
制作升级:全方位超越前作
相比2019年的《哪吒之魔童降世》,《哪吒2》在制作规模上实现了全面升级:
- 角色数量:达到前作的三倍
- 镜头数量:全片2400多个镜头,其中特效镜头超1900个
- 最大画面角色数:高达2亿
- 参与人员:幕后工作人员达4000人,远超前作的1600人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影片中的特效场景。比如开海镜头中,海面被挖开的直径距离达5000米,深度3700米,这种宏大场面的呈现展现了国产动画技术的飞速进步。
《哪吒2》的成功不仅是一部电影的胜利,更标志着中国动画电影产业正在迈入新的发展阶段。正如总制片人王竞所说:“我们希望通过《哪吒2》这样体量的动画电影,能够吸引到更多的人才来做国产动画,也希望我们能通过动画电影,将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传播到全世界。”
这部集技术革新与艺术创新于一体的动画巨制,正在以其卓越品质和深刻内涵,为中国动画电影树立新的标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