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里的中国》推荐:沂蒙煎饼与临沂炒鸡
《非遗里的中国》推荐:沂蒙煎饼与临沂炒鸡
在央视《非遗里的中国》山东篇节目中,沂蒙煎饼和临沂炒鸡作为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代表,向全国观众展示了其独特魅力。这两道美食不仅是临沂的饮食符号,更凝结着沂蒙儿女的智慧与情感。
沂蒙煎饼:从春秋战国到“中华一绝”
沂蒙煎饼的历史可追溯至春秋战国时期,最初是为满足人们对方便、耐储存食物的需求而诞生。制作工艺看似简单,却蕴含着匠人的巧思:选用优质小麦粉,加水调成糊状,然后在鏊子上均匀摊开,烙制成薄如蝉翼的饼皮。金黄酥脆的煎饼,可以搭配鸡蛋、火腿、蔬菜等多种馅料,口感层次丰富,让人回味无穷。
在革命战争年代,沂蒙煎饼更是承载了特殊的历史意义。据统计,仅孟良崮战役期间,蒙阴人民就为前线提供了15万斤煎饼,涌现出了一批以“沂蒙六姐妹”为代表的支前模范。可以说,一张煎饼成为蒙阴人民传承弘扬“党群同心、军民情深、水乳交融、生死与共”沂蒙精神的生动诠释。
如今,沂蒙煎饼已从农家自制食品发展成为年产值达1亿元的特色产业。孟良崮煎饼更是被中央电视台誉为“中华一绝”,推出了小米、玉米、小麦、高粱、杂粮、大枣6种口味特色手工煎饼。蒙阴县年产量达5000余吨,不仅在国内市场受到欢迎,还出口到国外,赢得了广泛赞誉。
临沂炒鸡:从“杀鸡待客”到地标美食
临沂炒鸡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清朝晚期,据传由曾任清皇宫御厨的徐子华创制。这道菜最初是临沂人招待贵客的最高礼节,选用优质土鸡,经过腌制、炒制、炖煮等多道工序,再加入姜片、葱段、蒜瓣、干辣椒、花椒等香料,最后调味收汁。鸡肉鲜嫩多汁,香辣可口,令人回味无穷。
2023年,临沂炒鸡荣获“临沂十大名吃”称号,被中国饭店协会授予“炒鸡地标美食城市”的荣誉,并入选《地标美食名录》。为了进一步挖掘临沂炒鸡的潜力,推动相关产业发展,当地定期举办百厨争霸赛,吸引了众多美食爱好者与业内人士的关注。
目前,临沂炒鸡已成功构建了一条涵盖养殖、屠宰、加工到销售的全产业链体系,实现了B端与C端的协同发力,全面布局并深入渗透至餐饮与家庭两大广阔市场。这道承载着临沂人热情好客传统的美食,正以创新的姿态,续写着临沂饮食文化的崭新篇章。
沂蒙煎饼和临沂炒鸡,这两道非遗美食,承载着沂蒙儿女的勤劳智慧,也凝聚着临沂的历史味道。它们不仅满足了人们的味蕾,更传递着沂蒙精神的温度。在新时代,这两道美食正以创新的姿态,续写着临沂饮食文化的崭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