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塑料渔具渔网面向循环,要做系统的改变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塑料渔具渔网面向循环,要做系统的改变

引用
1
来源
1.
https://zshq.zuiyouliao.com/zixun/detail-7ce203ad42bd48d195f6751984e83519.html

近日,CPRRA副会长陈俊青应邀出席“渔业装备产业发展大会”,以“全球塑料公约背景下的塑料污染治理(含海洋塑料)政策动态及行业趋势”为主题发表演讲。在本次演讲中分析了全球塑料公约的背景、内容和对策,着重对废渔网具和报废渔船装备的相关数据、固废处理、可再生设计、生产者责任延伸进行了阐述。

在我国最新塑料可持续发展政策的基础上,对相关政策、行业趋势进行解读和探讨,总结出8大行业规范和措施,以及5大类国家标准和CPRRA团体标准项目及编制的意义,为企业的战略发展提供参考与建议,以应对未来风险和挑战。

政策层面:8大塑料治理的行业规范和措施

  1. 渔业作业禁止一次性塑料制品。渔网渔具的使用及渔业涉及的塑料用品,应是可重复使用的产品。
  2. 渔业固废物管理和基础设施建设。沿海建设可储存和接应的海洋固废专用场所,提高废渔网具回收利用率。
  3. 禁止倾倒、丢弃渔业固废物。对海洋塑料(含渔网具)的生产和消费,回收、再生利用和科学处置等方面进行详细规定,强化对入海河流和近海沿岸堆放废弃物的监督、监管。
  4. 激励捕鱼装置的回收。通过引导、教育,奖励措施,建立规范的废渔网具交易市场,鼓励渔民回收渔网具固废物。
  5. 建立渔网具可回收再生设计指南标准。采取反向性设计标准要求,从原材料抓起形成循环利用闭环。
  6. 要求渔网具生产使用再生塑料(PCR)。国家和政府从财税、用地方面提供便利,鼓励企业从一次性经济转向循环经济。
  7. 建立渔网具的生产、使用、追溯、计算标准。海洋塑料的国家通用标准和行业团体标准的编制和落实。
  8. 渔网具生产者责任延伸(EPR)。要求渔网具生产者承担可追溯和可回收责任,也是INC-4的重要议项。

趋势方面:行业必将标准化 5大类标准将陆续发布

  1. 《塑料 再生塑料的标识和标志》《塑料 再生塑料 限用物质限量要求》,目的在于完善再生塑料体系,更安全规范的再生塑料。
  2. 《塑料 可回收再生设计指南 第1部分: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材料》《塑料 可回收再生设计指南 第2部分:高密度聚乙烯(HDPE)材料》,目的在于为了更好的设计品源头设计,为政策出台奠定标准基础。
  3. 《塑料 再生塑料 第4部分:聚烯烃混合物材料》《塑料 再生塑料 第12部分: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材料》《塑料 再生塑料 第13部分:聚苯醚(PPE)材料》,目的在于再生塑料生产、性能要求和更安全使用保障,再生产品质量标准。
  4. 《塑料 再生塑料产品评价技术规范 第1部分: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材料》《塑料 再生塑料产品评价技术规范 第2部分:聚苯乙烯(PS)材料》,目的在于再生塑料质量安全评价,高品质再生,为原级循环奠定基础。
  5. 《塑料 再生塑料成分鉴别 第1部分: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材料》《塑料 再生塑料成分鉴别 第2部分:聚丙烯(PP)材料》《塑料 再生塑料 可追溯性和环境因素评估指南》,目的在于成分鉴定和过程追溯两种途径,为了鉴别再生塑料真实性、安全性、可追溯性。

CPRRA塑料治理标准项目概览

CPRRA勇担行业重任,致力于引领行业向标准化发展,促进产业链良性循环,主持成立技术委员会,研究和制订出有益于行业进步和发展的标准,CPRRA负责的标准项目(部分)如下:

团体标准

已发布:

  • 《PET容器包装产品可回收再生设计指南》
  • 《HDPE容器包装产品可回收再生设计指南》
  • 《塑料回收再生及塑料产品中再生塑料含量的可追溯性要求 第一部分:消费后再生塑料》

编制中:

  • 《塑料回收再生及塑料产品中再生塑料含量的可追溯性要求 第二部分:海洋塑料》

国家标准

编制中:

  • 《塑料 可回收再生设计指南 第1部分: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材料》
  • 《塑料 可回收再生设计指南 第2部分:高密度聚乙烯(HDPE)材料》
  • 《塑料 再生塑料 可追溯性和环境因素评估指南》

行业标准

编制中:

  • 《塑料 产品可回收再生设计通用要求》

CPRRA还起草了海洋塑料定义和范围划分的相关文件(见下图标蓝部分),正在广泛征集行业建议。相较国际认证机构,CPRRA的研究和认证的分类更细致更明确。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