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认知心理学助你秒杀小学数学难题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认知心理学助你秒杀小学数学难题

引用
6
来源
1.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8%AA%8D%E7%9F%A5%E5%BF%83%E7%90%86%E5%AD%B8
2.
https://m.qidian.com/ask/qamjdfohvfo
3.
https://aver.nwnu.edu.cn/Index/jArtShow.do?id=2449355
4.
https://www.wukongsch.com/blog/zh/primary-school-math-problems-post-33884/
5.
http://www.360doc.com/content/24/0621/14/3606604_1126779896.shtml
6.
https://suining.xyzimo.com/articleshow.php?id=75

在小学数学学习中,很多学生会遇到解题困难的情况。从认知心理学的角度来看,这不仅与数学知识本身有关,更与学生的认知发展特点密切相关。通过理解认知心理学原理,我们可以更有效地解决数学难题。

01

认知心理学视角下的数学学习

认知心理学是研究人类心理过程的科学,包括注意力、语言使用、记忆、感知、问题解决等。在数学学习中,认知心理学特别关注学生如何理解和表征问题,以及如何运用认知策略解决问题。

小学生数学思维发展的特点

根据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小学生正处于具体运算阶段(7-11岁),这个阶段的儿童思维具有以下特点:

  1. 形象思维为主:小学生在解决问题时往往需要借助具体的形象或实物。例如,在解决加减法问题时,他们可能会用手指或小棒来辅助计算。

  2. 逻辑思维发展不完善:虽然小学生已经开始发展逻辑思维,但还不能很好地处理抽象概念。因此,在解决数学问题时,他们可能难以直接理解抽象的数量关系。

  3. 思维的可逆性:这个阶段的儿童开始理解可逆性概念,即一个操作可以被另一个操作抵消。例如,加法可以被减法抵消,乘法可以被除法抵消。

认知心理学的问题解决理论

认知心理学认为,问题解决是一个信息加工的过程,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 问题表征:将问题转化为内部心理表征,即在大脑中形成问题的图像或符号。

  2. 搜索解题策略:在记忆中搜索可能的解题方法或策略。

  3. 执行策略:应用选择的策略解决问题。

  4. 评估结果:检查解决方案是否正确,是否符合问题的要求。

02

解题策略与认知过程的关系

让我们以背景资料中的两个数学问题为例,分析解题策略与认知过程的关系。

归一问题

例题:3台拖拉机3天耕地90公顷,问5台拖拉机6天能耕多少公顷?

解题步骤

  1. 先求1台拖拉机1天耕地多少公顷:(90 \div 3 \div 3 = 10)(公顷)
  2. 再算5台拖拉机6天耕地总量:(10 \times 5 \times 6 = 300)(公顷)

认知过程分析

  • 问题表征:学生需要理解题目中的数量关系,将问题转化为“单位时间单位数量的工作量”问题。
  • 搜索解题策略:学生需要知道先求出单一量(每台拖拉机每天的工作量),再扩展到总量。
  • 执行策略:通过两步计算完成问题解决。
  • 评估结果:检查计算过程和结果是否符合逻辑。

和差问题

例题:果园里桃树和梨树共150棵,桃树比梨树多20棵,各有多少棵?

解题公式

  • 大数=(总和+差值)÷2
  • 小数=(总和-差值)÷2

计算过程

  • 梨树数量=((150-20)÷2=65)(棵)
  • 桃树数量=((150+20)÷2=85)(棵)

认知过程分析

  • 问题表征:学生需要理解题目中的总和与差值关系,将其转化为代数表达式。
  • 搜索解题策略:学生需要知道如何利用总和与差值求两个未知数。
  • 执行策略:应用公式进行计算。
  • 评估结果:检查计算结果是否符合题目条件。
03

实践应用:优化数学学习

创新教学方法

研究表明,通过教育游戏等创新教学方法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数学认知能力。例如,西北师范大学的研究团队开发了一款名为《方块消消乐》的教育游戏,专门针对小学数学中的折叠与展开问题。研究发现,经过三天每天40分钟的游戏教学干预后,学生的数学知识学习和心理折叠能力显著提升,特别是对于先验能力较低的学生效果更为明显。

具体解题技巧

  1. 审题清晰,明确目标:仔细阅读题目,圈出关键词汇和数据,确保理解题目的确切要求。

  2. 画图辅助,直观理解:对于几何题或涉及空间想象的问题,画图可以帮助直观理解题意,简化问题。

  3. 分步解题,逐步逼近:复杂问题可以拆分成几个小步骤,一步步解决。

  4. 寻找规律,模式识别:对于序列、周期性问题,尝试寻找数列的规律或图形的变化模式。

  5. 估算与试错:在某些情况下,先做粗略估算或尝试简单的数值,帮助缩小答案范围或验证解题思路。

  6. 检验答案,逻辑验证:解答完毕后,务必回代原题验证答案的合理性,确保计算无误且符合题意。

通过将认知心理学原理应用于数学学习,我们不仅能更好地理解学生在解题过程中的思维活动,还能设计出更有效的教学方法和解题策略。这不仅能帮助学生提高解题效率,更重要的是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为未来的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