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理:川滇锁钥的历史名城
会理:川滇锁钥的历史名城
在四川最南端,有一座被誉为“川滇锁钥”的历史文化名城——会理。它北接西昌,南邻云南,自古就是川滇交界的重要节点。这座拥有2000多年历史的城市,不仅见证了古代南方丝绸之路的繁华,更留下了红军长征的红色印记。如今,它正以崭新的面貌,展现着独特的魅力。
千年古城展风韵
会理古城始建于西汉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历经唐宋元明清各朝代的变迁。古城内保存完好的明清建筑群,展现了独特的川滇结合部建筑风格。漫步在古城的街巷中,仿佛穿越回那个商贸繁荣的年代。
古城的建筑多采用穿斗式结构,以土、木、石为主要材料。院墙、山墙、檐墙和隔墙各具特色,硬山和悬山两种屋顶形式交错分布。值得一提的是,古城内的科甲巷因明清时期巷内多有人家子弟考中科举而得名,胡家大院、吴家大院等明清时期的院落,更是会理深厚历史文化底蕴的生动体现。
红色文化映初心
1935年5月,中央红军长征经过会理。由于高大的城墙阻挡,县城久攻不下,成为长征途中为数不多的未被攻下的县城。5月12日,在城郊铁厂召开了著名的“会理会议”,这次会议对于确立毛泽东在党中央的领导地位具有重要意义。
如今,会理会议纪念地已成为全国100个红色旅游景点之一,每年吸引着大量游客前来缅怀革命先烈,传承红色精神。
交通改善促发展
2024年12月31日,宜攀高速小黑箐互通至和爱互通段正式通车,攀枝花市至会理市的车程时间从原来的2小时缩短至1小时。这条全长166.167公里的高速公路,不仅改善了区域交通条件,更为会理的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旅游发展谱新篇
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会理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古城内的钟鼓楼、科甲巷、北门城楼等历史建筑诉说着千年沧桑;会理会议纪念地、皎平渡红军渡江遗址等红色景点承载着革命精神;瀛洲园、张姑娘桥景区等自然人文景观相得益彰。
据统计,会理市总面积4527平方公里,2004年人口44万人。2021年1月20日,民政部批复同意会理撤县并设立县级会理市。2021年9月26日会理市正式成立。
美食文化添韵味
会理的美食文化同样令人称道。羊肉粉、鸡火丝等地方特色小吃,以其独特的风味吸引着八方来客。会理石榴、会理黑山羊更是获得了中国地理标志产品认证,成为当地的“金名片”。
从千年古城到红色圣地,从交通要塞到旅游胜地,会理正以其独特的历史文化魅力和现代发展活力,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人前来探寻。这座“川滇锁钥”正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