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博物馆70周年:海岱日新的历史盛宴
山东博物馆70周年:海岱日新的历史盛宴
2024年,山东博物馆迎来建馆70周年华诞。作为新中国成立后第一座省级综合性地志博物馆,山东博物馆承载着厚重的历史记忆,见证了中国博物馆事业的发展历程。值此重要时刻,博物馆推出一系列精彩展览和学术活动,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海岱日新——山东历史文化陈列”大型展览。
“海岱日新”:一部浓缩的山东通史
“海岱日新”展览以独特的视角展现了山东地区从旧石器时代到明清时期的辉煌历史。展览采用编年体与纪事本末体相结合的叙事方式,既按照历史进程展开,又突出了对山东文化发展和中华文明进步具有重大影响的人物与事件。
展览广泛吸收了中华文明探源工程、“考古中国”等重大项目的最新研究成果,展示了多项重要考古发现。从沂水跋山的旧石器时代遗物,到淄博赵家徐姚的旧新石器时代过渡期遗存,再到章丘焦家和滕州岗上的大汶口文化遗址,这些珍贵文物共同勾勒出山东地区60多万年人类史、一万年文化史和五千多年文明史的壮丽画卷。
在展示方式上,展览充分运用现代科技手段,通过互动飞屏、听音装置、沉浸式影院等数字媒体技术,为观众打造了一个立体多维的观展体验。设计元素与空间环境、时代背景、文物语境巧妙融合,使信息的可视化表达更加生动直观。
数字化创新:让文物“活”起来
在70周年庆典活动中,山东博物馆还展示了其在数字化创新方面的最新成果。其中,“衣以载礼——明代服饰数字活化体验”项目尤为引人注目。该项目通过高精度3D建模技术,1:1复原了馆藏明代服饰的面料、色彩与纹样,让观众得以近距离欣赏这些精美文物的细节。
项目设计了三种不同场景:“垂衣天下治”展现庙堂之高的冠服之礼,“华锦庆嘉时”呈现吉服之美,“香霭入长裾”则让观众感受便服之韵。观众不仅可以欣赏到服饰的精美细节,还可以通过三维人物形象替身,体验明代服饰的穿搭乐趣。项目中的情景式问答环节,更是让观众在互动中深入了解明代服饰背后的文化内涵。
七秩辉煌:从广智院到现代化博物馆
山东博物馆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04年成立的济南广智院和1909年设立的山东金石保存所。新中国成立后,在此基础上成立了山东省博物馆筹备处。经过70年的发展,博物馆已从最初的文物收藏机构,发展成为集收藏、研究、展示、教育于一体的现代化博物馆。
70年来,山东博物馆始终致力于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从最早的“山东地志陈列”到如今的“海岱日新”,从自然标本到历史文物,从专题展览到临时特展,博物馆的展览体系日益完善,展示内容更加丰富多元。特别是近年来,博物馆在数字化创新方面持续发力,通过数字技术让文物“活”起来,让文化传承更具时代活力。
站在70周年的新起点上,山东博物馆将继续秉持“守正创新”的理念,以更加开放的姿态拥抱数字化浪潮,为观众提供更高质量的文化体验,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作出新的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