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骏解读:碳金融如何赋能绿色经济?
马骏解读:碳金融如何赋能绿色经济?
近日,中国人民银行等七部门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强化金融支持绿色低碳发展的指导意见》,为我国绿色金融发展指明了方向。中国金融学会绿色金融专业委员会主任马骏对此进行了解读,强调了碳金融在推动绿色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碳金融:绿色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碳金融,作为绿色金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一切与控制和管理温室气体排放相关联的金融活动。它既包括狭义上的碳排放权交易,也涵盖广义上所有以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为目标的金融制度安排。中国证监会发布的《碳金融产品》行业标准将其分为三大类:碳市场融资工具、碳市场交易工具和碳市场支持工具。
碳金融助力绿色经济的三大机制
价格发现机制:碳排放权交易市场通过一级市场拍卖、二级市场现货交易和衍生品市场期货交易等多层次市场体系,有效发现碳价,引导资源配置。这不仅影响企业的履约行为和投融资决策,还为政策制定提供价格信号。
资金融通功能:碳金融产品为企业提供了多样化的融资渠道。例如,碳配额抵质押融资将企业持有的碳配额作为质押担保物,盘活碳资产,为企业低碳转型提供资金支持。尽管目前面临法律层面的挑战,但其潜力巨大。
风险管理工具:以碳期货为代表的衍生品为控排企业提供低成本、高效率的风险管理手段。通过提前锁定未来履约所需的配额数量及价格,企业可以有效对冲碳价波动风险,保障经营稳定性。
案例分析:绿色金融的实践与启示
以墨西哥坎昆龙城项目为例,该项目因忽视环境风险评估而遭遇重大挫折。这个案例凸显了绿色金融在预防环境风险、保障项目收益、支持贷款偿还和促进国际合作方面的重要作用。通过全面的环境风险评价,可以提前发现潜在问题,降低项目执行风险,确保贷款安全,促进双边关系和谐发展。
未来展望:碳金融发展的机遇与挑战
根据最新政策文件,我国计划在未来5年构建国际领先的金融支持绿色低碳发展体系,到2035年实现各类经济金融绿色低碳政策协同高效推进。这为碳金融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然而,也面临一些挑战:
- 标准体系待完善:需要加快研究制定转型金融标准,明确界定高碳行业向低碳转型的经济活动。
- 信息披露需加强:推动金融机构和融资主体开展环境信息披露,提高市场透明度。
- 市场流动性不足:碳金融市场流动性相对较低,需要通过丰富金融工具和增加参与主体来提升市场活跃度。
马骏建议,应重点发展转型金融,建立可持续信息披露体系,更好发挥碳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绿化资产管理行业。同时,需要在法律层面明确碳配额资产属性,为碳金融产品发展提供坚实的法律基础。
碳金融作为推动绿色经济发展的关键力量,其重要性日益凸显。通过不断完善政策体系、创新金融产品、提升市场效率,碳金融必将在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中发挥更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