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眼睛是怎么生长发育的?
孩子的眼睛是怎么生长发育的?
孩子的眼睛是如何从出生时的远视状态发展到成年后的正常视力?这个过程涉及哪些关键阶段和变化?本文将为您详细解析儿童眼睛的生长发育过程,帮助家长更好地了解孩子的视力发展规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孩子的眼睛是怎么生长发育的?
出生时,人的眼睛尚未发育成熟,仍需要后天不断完善。出生时眼睛处于远视状态,随着生长发育,逐渐由小向大增长,眼屈光度数从远视逐渐趋向于正视(既不远视也不近视的状态),这个过程我们称为“正视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眼睛的生长发育有两个主要阶段
0 1
婴儿期(从出生到3岁)
新生儿眼球的前后长度平均为16毫米,出生后第一年生长最快,之后至三岁时眼轴长度(指眼球从前到后的长度)增加约5毫米,远视度数明显降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02
青少年期(从3岁至成年)
眼球的缓慢增长阶段,正常情况下此期持续约10年或更长。在这一时间段,眼轴长度仅增加了约1毫米,屈光状态继续向着正视方向发展。
15∼16岁时,眼球大小基本如成人:男性为(24.00±0.52)毫米左右,女性为(23.33±1.15)毫米左右,之后增长甚微。
我国开展的“安阳儿童眼病研究”调查发现,小学生与初中生的眼轴长度随着年级的变化如下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小学时期眼轴长度的增长相对较快,初中时期眼轴长度的增长相对缓慢。如果不考虑眼部的其他结构(角膜和晶状体)影响,眼轴增长过多过快的直接结果是近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般认为,眼轴长度每增加1毫米,眼睛的度数会朝着近视的方向进展200-300度。
人眼的视力也是逐渐提高的,并不是一出生视力就达到5.0(即1.0)。视力的发育,主要分两个方面,一个方面是视网膜的发育,另一个方面是屈光系统的发育。
家长在判断孩子视力是否正常时,一定要考虑孩子的年龄因素。正常情况下可以参考以下标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家长可简单记忆为:正常视力标准大约为年龄乘以0.2(在6岁之前)。如果孩子视力低于这个标准,建议进行详细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