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炒股博客"的法律陷阱
警惕"炒股博客"的法律陷阱
2020年7月,投资者卫龙武向北京中方信富投资咨询有限公司支付5800元购买荐股软件,后又支付368000元咨询服务费升级为会员。该公司员工以"主力资金"内幕消息诱导其进行证券交易,明确建议购买两只股票,并承诺翻倍收益。最终,卫龙武亏损573397.57元。
这起案件揭示了"炒股博客"背后隐藏的巨大法律风险。在当前股市行情火爆的背景下,不少投资者希望通过各种渠道获取投资建议,但一些非法的"炒股博客"却成为投资者权益受损的陷阱。
"炒股博客"的常见套路
"炒股博客"通常采用以下几种套路吸引投资者:
夸大收益:以"大数据诊股"、"推荐黑马"、"专家一对一指导"等夸张性宣传术语招揽会员,或者鼓吹过往炒股"业绩"。
收费咨询:以传授炒股经验、培训炒股技巧为名,向投资者非法荐股,收取"打赏费"、"培训费"或服务费,或获取收益分成。
诱导交易:推荐外汇、贵金属、石油、邮币卡、大宗商品或境外指数等新型投资产品。
虚假宣传:在各大媒体平台发布广告,制造虚假声势,甚至利用亲情、地缘关系进行诱骗。
法律风险分析
根据《证券法》和《证券、期货投资咨询管理暂行办法》,开展证券期货业务需要经中国证监会核准,取得相应业务资格。未取得相应资格而开展证券期货业务的机构,属于非法机构。
在上述案例中,北京中方信富投资咨询有限公司未经证监会批准,擅自从事证券投资咨询业务,其行为构成非法经营。法院最终认定该公司存在欺诈投资者的行为,判决其赔偿投资者部分损失。
如何防范"炒股博客"陷阱
投资者在接触"炒股博客"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防范:
查资质:登录中国证监会网站或中国证券业协会网站,查询相关机构和人员是否具有合法的证券期货业务资格。
辨营销:合法的证券期货经营机构在进行业务宣传时会采用谨慎用语,不会夸大宣传或虚假宣传。如果遇到使用夸张性宣传术语的,要提高警惕。
看汇款账号:合法证券期货经营机构只能以公司名义对外开展业务,收款账户也应为公司账户。如果要求将资金打入个人账户或与机构名称不符的账户,一定是诈骗行为。
识网址:非法证券期货网站的网址往往采用无特殊意义的字母和数字构成,或在合法机构网址的基础上变换或增加字母和数字。可通过证监会网站查看合法机构的网址。
结语
投资者在追求高收益的同时,务必提高警惕,选择合法合规的投资途径。如果发现非法证券期货活动,应及时向当地公安机关报案或向市场监管部门、证券期货监管部门反映。记住,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合法投资才能真正保护自己的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