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消保委发布外卖维权指南:图片不符、食品变质这样维权!
江苏省消保委发布外卖维权指南:图片不符、食品变质这样维权!
2024年4月,重庆江津区一名大学生通过外卖平台点了一份15元的鱼香肉丝,收到后却发现菜品与图片严重不符:原本的“主角”鱼香肉丝成了“配角”,取而代之的是两个菜花和一根香肠。学生与商家协商无果后,向法院提起诉讼。法院审理认为,商家构成欺诈,判决赔偿消费者500元。
这起案件揭示了外卖消费中一个常见的问题:商家展示的图片与实际商品不符。随着外卖用户规模不断扩大,类似的问题屡见不鲜。据统计,截至2023年12月,中国网上外卖用户规模已达5.45亿人,江苏更是以54.15万家外卖相关企业位居全国第一。面对庞大的外卖市场,消费者如何维护自己的权益?江苏省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以下简称“江苏省消保委”)发布的外卖维权指南给出了明确答案。
“图片仅供参考”能成为商家免责的理由吗?
江苏省消保委明确指出,“图片仅供参考,请以实物为准”不能成为商家逃避责任的借口。对于外卖商品,图片是消费者获取商品信息的重要参考,应尽可能反映商品原貌。如果商家销售的商品与提供的商品说明严重不符,且足以使一般消费者发生误解,根据《侵害消费者权益行为处罚办法》第六条规定,这种行为涉嫌虚假宣传。
南京市场监管部门工作人员表示,由于线上消费无法看到实物,消费者大多依赖外卖商家提供的广告作为购买的依据。如果产品有配料表,且收到的实物与配料表相符,那么广告上的图片可以作为参考。但如果商家没有标注产品配料表,且实物与广告图片差距过大,则商家可能存在虚假宣传。
遇到外卖问题,消费者该如何维权?
外卖变质/有异物:根据《民法典》和《食品安全法》,商家需要承担违约责任。如果消费者食用后诱发食源性疾病,还可以向商家请求侵权损害赔偿。此外,根据《食品安全法》第148条,消费者可以主张支付价款十倍或者损失三倍的赔偿金,增加赔偿的金额不足1000元的,为1000元。
外卖不翼而飞:这种情况需要区分交付前和交付后。在交付前,风险由商家承担;在交付后,如果外卖丢失,构成对消费者所有权的侵害,消费者应及时向公安机关报案。
外卖与描述不符:如开头案例所示,商家构成欺诈的,消费者可以要求三倍赔偿,赔偿金额不足500元的,为500元。
江苏特色:多维度保障消费者权益
江苏省在消费者权益保护方面走在前列。2024年,江苏省消保委针对演出票务平台进行公开约谈,推动行业规范发展。在外卖领域,江苏省消保委不仅发布了详细的维权指南,还通过多种渠道加强消费者权益保护宣传,提升消费者维权意识。
消费者在维权过程中,要注意收集和保存证据,如消费订单记录、与商家的聊天记录、问题食品的照片等。这些证据在维权过程中至关重要。同时,消费者可以通过以下途径进行维权:
- 拨打12345热线投诉举报
- 向消保委组织投诉
- 向法院提起诉讼
外卖平台的兴起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便利,但同时也伴随着一些问题。作为消费者,了解自己的权益和维权途径至关重要。江苏省消保委发布的外卖维权指南,为消费者提供了明确的指引,让消费者在遇到问题时能够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