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泉州提线木偶戏:千年非遗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泉州提线木偶戏:千年非遗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引用
网易
13
来源
1.
https://www.163.com/dy/article/ISOR167R054572GV.html
2.
https://baike.baidu.com/item/%E6%8F%90%E7%BA%BF%E6%9C%A8%E5%81%B6/63754
3.
http://www.xinhuanet.com/enterprise/20250108/4ea14291a050467fafd66fd7b2aad58f/c.html
4.
http://fjnews.fjsen.com/2025-01/30/content_31833041.htm
5.
https://www.news.cn/local/20250107/8e5f01a28b4e4668bd811394f9aea86d/c.html
6.
https://www.fj.chinanews.com.cn/news/2024/2024-12-17/558949.html
7.
https://sem.qzuie.edu.cn/index.php?s=news&c=show&id=1674
8.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6%87%B8%E7%B5%B2%E5%82%80%E5%84%A1
9.
http://mzqb.cyol.com/html/2024-05/17/content_356678.htm
10.
https://finance.sina.cn/2025-01-30/detail-inehsynh8242942.d.html
11.
https://m.toutiao.com/article/7466005338220479016/
12.
https://www.quanzhou.gov.cn/lyb/lyxw/202405/t20240530_3042502.htm
13.
http://www.news.cn/house/20250108/5f87c12382d44ed098cc64c27f5bca9f/c.html

2006年,泉州提线木偶戏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2年,“福建木偶戏人才培养计划”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优秀实践名册。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泉州提线木偶戏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历经千年沧桑,依然焕发出勃勃生机。

01

千年传承:从唐代兴盛至今

泉州提线木偶戏,古称“悬丝傀儡”,起源于唐代,盛行于宋代,至今已有千年历史。据《通俗篇》以及《续汉书·礼仪志》记载,提线木偶戏在佛教活动中常被用作丧家超度亡魂的仪式之一。在泉州地区,木偶戏被用于驱邪避凶的“祭煞”仪式,而在宋代,它更是泉州民间谢天仪式中必不可少的内容。

泉州提线木偶戏与闽南语系地区民众的生活礼俗相伴共生,保存了大量传统剧目和音乐唱腔。清朝文人蔡鸿儒在《晋水常谈录》中写道:“刻木为人,外披以文绣,以丝牵引,宛然如生,谓之傀儡,所云木丝也。泉人最工此技。”这段记载描述了泉州地区提线木偶的制作和表演技艺,体现了当时泉州提线木偶艺术已经相当精湛。

02

精湛技艺:一根细线牵动的艺术

泉州提线木偶戏的表演技艺堪称一绝。每个木偶通常有8-16条提线,最多可达36条,通过演员的精细操控,能表现出丰富的动作和表情。木偶的制作工艺十分考究,从选材到雕刻,再到上色和组装,每个环节都需精益求精。

木偶的头部、四肢、身体都会经过精心雕刻,通常被精细雕刻成各类神祇或历史人物。角色的色彩搭配依据其性格与戏剧定位精心设计:英雄人物常身着红、金等醒目色彩,而文官、武将、丑角等则通过不同色调加以区分。木偶头戴金光灿灿的冠饰,身着红、黄、绿等鲜亮戏服,不仅彰显人物的威严,也营造出浓厚的节日氛围。

提线装置的安装尤为关键。木偶身上的每一条细线都需经过精密计算与细致调节,以确保木偶在操控时能够自然灵动地舞动。匠人以其精湛的技艺,为木偶注入了生命与灵魂,使其成为一个个能说会跳、栩栩如生的“小演员”。

03

创新发展:古老艺术的现代演绎

近年来,泉州市木偶剧团通过创新创作手段,提升传统节目,排出创新剧目,使得演出场场爆满。剧团还注重人才培养,目前“90后”已成为中坚力量,同时还有15名“00后”学员正在培养中。

为便于外地观众理解,剧场在舞台两侧配有字幕,并提供贴心的观演服务,如行李寄存、休息室等。为了让更多观众看到木偶头部细节表情变化,演员们不断改良木偶细节。比如在《猴趣》节目中,猴子木偶头的五官更加突出、嘴巴和眼睛的开合幅度更大、制作猴毛的材料更长、质感也更好,舞台上的表现力更强。

04

国际交流:中华文化的世界名片

泉州提线木偶戏多次赴海外演出,足迹遍布40多个国家和地区,进行了100多次国际交流演出。在2023年10月的美国巡演中,剧目如《狮子舞》《小沙弥下山》《钟馗醉酒》等赢得了热烈反响。《狮子舞》表演欢快、热烈,充满中国传统节庆活动所特有的融洽、祥和和欢乐气氛,是融健身武术于节庆欢娱之中的传统技艺节目。

作为海外认识中国的一张亮丽文化名片,泉州提线木偶戏在国际上享有盛誉。泉州市提线木偶戏传承保护中心多次赴海外演出,传播中国传统文化。

05

展望未来:机遇与挑战并存

虽然泉州提线木偶戏在传承与创新方面取得显著成效,但仍面临一些挑战,如人才流失、资金短缺等。为应对这些挑战,剧团不断创新演出形式,提升观众体验,并通过进校园活动培养年轻观众群体。

近年来,泉州提线木偶戏在传承与创新方面取得显著成效。泉州市木偶剧团团长洪世键感慨:“古老戏剧有了新的生命力,年轻观众、外地观众越来越多了!”如今,“90后”已经成为泉州市木偶剧团的中坚力量,还有15名“00后”学员正与泉州艺术学校联合培养。为培育更多后继人才,近年来剧团持续开展进校园活动,走进大专院校、周边中小学与幼儿园,举办木偶戏表演、讲座,开办木偶社团、兴趣班等。

泉州提线木偶戏,这门古老的艺术,在新时代正焕发出新的光彩。它不仅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更是连接中国与世界的文化桥梁。在一代代传承人的努力下,这门艺术必将薪火相传,生生不息。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