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英九重走抗战路:致敬张自忠将军
马英九重走抗战路:致敬张自忠将军
近日,马英九带领台湾青年学生重走艰苦卓绝的抗战路,重温团结御侮的抗战史。他们先后参观了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南岳忠烈祠、抗日战争中国战区中国陆军第四方面军长衡岳地区受降仪式旧址以及重庆市北碚区的张自忠烈士陵园和重庆抗战遗址博物馆。
张自忠烈士陵园祭拜仪式
4日上午,马英九一行来到位于重庆市北碚区的张自忠烈士陵园,缅怀抗日先烈。张自忠烈士陵园依梅花山而建,将军墓掩映在苍翠树影间。1940年英勇殉国时年仅49岁的张自忠将军忠骸,就安葬于此。
在张自忠将军墓前,马英九与台湾青年学生集体肃立,低头默哀1分钟,行三鞠躬礼,绕墓一周,并敬献鲜花。仪式前,马英九一行在张自忠将军纪念馆详细了解张自忠生平、事迹。马英九神情凝重,聚精会神倾听讲解,观看史料,不时询问。在展出的文物和历史图片前,台湾青年学生驻足思索,轻声交流感想。
张自忠将军生平事迹
张自忠(1891年8月11日—1940年5月16日),字荩臣,后改荩忱,汉族,山东临清人,第五战区右翼兵团总指挥兼第三十三集团军总司令,中国国民党上将衔陆军中将,追授二级上将衔,抗日名将、民族英雄。1937年至1940年先后参与临沂保卫战、徐州会战、武汉会战、随枣会战与枣宜会战等。1940年在襄阳与日军战斗中,不幸牺牲。张自忠将军留下遗言:“我力战而死,自问对国家,对民族可告无愧。”
马英九的感言
离开陵园前,马英九对张自忠之孙张庆成说,张将军忍辱负重,以死明志,壮烈殉国,令人非常感动。四万万人齐蹈厉,同心同德一戎衣。抗日战争中,中华儿女众志成城,用生命和鲜血谱写抵御侵略、救亡图存的雄壮史诗。
活动的意义
1日在湖南,马英九一行前往位于衡阳的南岳忠烈祠,祭拜抗日阵亡将士。南岳忠烈祠1943年竣工,祠宇周围青山中分布12座个人墓和7座集体墓,抗战中22次正面大型作战及全国共计近4万次战斗的牺牲将士“一体入祠祀享”。马英九来到享堂内,带领随行人员向灵位行三鞠躬礼,并敬献花圈、花篮。花篮缎带上书:“抗战英烈浩气长存”。
张自忠烈士陵园1949年后几经修葺扩建,形成如今占地约25亩的规模。陵园门牌516号,源自张自忠殉国的5月16日,每年这一天都有各界人士前来祭奠。南岳忠烈祠累计已接待超过2000万人次,常年举办各种形式纪念活动,每年清明前后都有海内外人士和当地民众前来祭拜。
赴上海期间,马英九一行还将参访有关抗战纪念场所。据悉,此次大陆之行,马英九带领台湾青年学生,重走艰苦卓绝的抗战路,重温团结御侮的抗战史。从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南岳忠烈祠、抗日战争中国战区中国陆军第四方面军长衡岳地区受降仪式旧址,到张自忠烈士陵园、重庆抗战遗址博物馆,马英九一行在多个纪念场所哀悼遇难同胞,追思牺牲英烈,体悟抗战精神。
一寸山河一寸血,一抔热土一抔魂。此次马英九带领台湾青年学生重走抗战路,不仅是对历史的缅怀,更是对两岸同胞共同记忆的传承。通过这样的活动,两岸青年能够更好地理解中华民族在抗日战争中展现出的伟大精神,激发爱国情怀与责任感,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