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站大变样!高铁进城+文化新地标
广州站大变样!高铁进城+文化新地标
“东西南北中,发财到广东。”这句曾经响彻大江南北的口号,见证了广州火车站的辉煌岁月。作为华南地区最重要的交通枢纽之一,广州站承载着无数人的记忆与情感。如今,这座百年老站即将迎来一场前所未有的蝶变。
历史传承:百年老站的新使命
广州站的历史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其前身是1910年建成的大沙头火车站,是广九、粤汉两条铁路动脉的客运枢纽。1974年,经过著名建筑学家林克明的精心设计,广州站以全新的面貌亮相。站前广场上“统一祖国,振兴中华”八个大字,不仅是广州站的标志,更是无数国人心中对广州站最深的记忆。
文化保护:留住城市记忆
在新一轮的改造规划中,广州站将通过三大策略实现华丽转身。其中,文化保护和传承是重中之重。
策略一:形成3片文化展示区。规划延续“越秀云山,流花珠水”的历史发展文脉,充分挖掘现状34处历史文化资源、11处城市情感要素,通过流花路与广州历史中轴线串联和呼应,形成“一片流花风貌展示区、一片广州站文化展示区、一片红色革命展示区”,共同延续城市历史记忆。
策略二:打造3公里历史路径。以南北向3公里的历史路径,串联3片文化展示区,超过30处文化体验场所或节点。其中,南段1公里是人民北改革开放之路,中段1公里是新旧融合的广州站,北段1公里是三元里大街红色文化学习之路。
策略三:重点保留十一个大字。下阶段枢纽设计将按照1974年立面(林克明先生设计)恢复广州站南立面,现站体作为南交通大堂与文化展示空间,重点保留“广州站”及“统一祖国 振兴中华”十一个大字,延续广州站、邮政大院、流花宾馆围合形成的改革开放场所记忆,留住广州站情感记忆,并保证从站南广场望向十一个大字的视廊通透。
高铁进城:打造大湾区中心站
根据规划,广州站将引入包括广深港在内的6条高铁线及4条城际线,升级为“大湾区中心站”。这不仅大大提升了广州站的交通枢纽功能,也实现了与粤港澳大湾区其他城市中心地区1小时互达,支撑湾区“一小时生活圈”互联互通。
其中,广南联络线的建设尤为关键。这条联络线将连通广州站、广州白云站、广州南站等枢纽主客站,连接起既有京广、广深港、贵广、南广、广汕等高铁线,以及广珠、广佛肇等城际线,以及规划建设的永清广、广河等铁路。建成后,可大幅缩短深港、珠澳至广州中心城区的时空距离,实现穗港中心城区1小时直达。
未来展望:老城焕发新活力
改造后的广州站不仅是一个交通枢纽,更将成为一个集文化、商业、旅游于一体的综合性区域。规划提出构建“站城融合”新格局,重塑生产、生活、生态新空间。围绕枢纽核心,将形成3条产业带与“1+3”的产业板块,打造“湾区枢纽文商旅融合街区”。
从百年老站到大湾区中心站,广州站的改造不仅是城市发展的需要,更是对城市历史和文化的传承。未来的广州站,将以崭新的面貌,继续见证广州乃至粤港澳大湾区的繁荣发展。